世界城市建设和北京学的发展.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城市建设与北京学的发展 张勃 摘要北京学是一门有着经世致用取向的综合性学科,其发生与我国素有关注地方尤其是首都的学 术传统以及当今时代氛围中地方学、地方文化研究的勃兴密切相关。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航程的开启 对于北京学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它为北京学研究者提出了若干亟需解决的理论问题,激发发人们研 究北京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形成更加广阔的学术视野。当前,北京学学者应该抓住机遇,在服务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这一事业的同时谋求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北京世界城市建设北京学 一、 为什么有北京学? 1994年9月16日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在《北京日报》上发表了《‘‘北京学”》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陈平原率先使用了“北京学’’一词,并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话题: 作为千年古都和现代化国际都市的北京和北京学都是绝好的研究题目。1目前有关北京学 发展史的研究成果,多将“北京学’’一词的由来追溯至此。2不过,这篇文章被陈平原自 己称作是“打了引号’’的“一时心血来潮之作3。 在北京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是1998年6月30日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 究所的成立。该所是北京市批准成立的专门研究北京学的一个实体性机构。在原北京联 合大学校长、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张妙弟撰写的《北京学研究十年回顾与思考》以及该所 现任所长张宝秀撰写的《北京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两文中,都谈到其创建是受到 了韩国汉城市立大学设有汉城学研究所的启发,并获得了“在市人大、市政协、市教委 工作的几位教育界老领导’’4的大力支持。 北京学之提出,是有其必然性的。简单地说,这与我国素有关注地方尤其是首都的 学术传统以及当今时代氛围中地方学的兴起密切相关。 我国素有关注地方、记述地方、研究地方的传统。早在先秦时代,就已有职方氏之 设,“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 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乃辨九州之国,使同贯利。川而 后世学者,“为书以述地里,亦其遗法也。”6自《尚书·禹贡》以及《山海经》按地域记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张妙弟教授和张宝秀教授均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 张勃: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 1陈平原:r北京学”》,‘北京日报》1994年9月16日,第五版。 2参见苑焕乔:‘北京学理论体系构建初探》,‘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42页。张 宝秀在《北京学理论研究的历程与展望》一文中梳理北京学的由来时,提到英若诚在1991年10月北京历史地理民 俗学会年会上曾说过“北京应有自己的‘北京学”,但在该文摘要中,她仍然将“北京学”概念的首次提出定在1994 年。参见张宝秀:‘北京学理论研究的历程与展望》,‘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l期,第79 页。 5陈平原:‘为什么是北京——“赢方杂处”说北京之一》,‘北京观察》2004年第l期,第58页。 4参见张妙弟:‘北京学研究十年回顾与思考》,‘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75页。 张宝秀:‘北京学理论研究的历程与展望》,(At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79页。 5周礼》,‘十三经》,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第l版,第91页。 6[宋】司马光:‘河南志序》,【宋】司马光;传家集》,卷68,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3 述各方之地理、物产、贡赋、风土人情等开始,我国历史上因为对地方关注而形成的地 理书不胜枚举,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的统计,仅保存至今的宋至民国时期的方志 就有8264种,11万余卷。北京作为数朝帝都,对它的记录与研究比一般地方就更为多 出。尤其元朝以降,有关北京的文献不仅数量多,质量也相当之高。据王灿炽先生研究, 清代以前的北京古籍有151种之多,它们基本上是官府组织编写的北京及京畿地方的历 史、方志和各朝文人墨客留下的各类散文笔记等。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北京再次 被定为国家首都,对北京的观察、记录与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传统,并获得了更 快发展,一方面,多种新编地方志得到修纂;另一方面,诸如《北京通史》(曹子西主 编)、《北京城市历史地理》(侯仁之)、《北京历史人口地理》(韩光辉著)、《北京:城与 人》(赵园著)、《营国匠意:古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