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
3.2根据对越桔叶片解剖结构的观察及参数测定结果和田间观察结果,初步推断越桔的栅栏组织/海绵
组织厚度之比越大、SR值越小的品种抗寒性越强。根据越桔叶片细胞结构特性的测定结果,初步将供
试的18个越桔品种的抗寒性评定分为抗寒性强、较强、中等、弱四类:
1类:栅栏组织梅绵组织厚度比值:1.62pm
SR值:31.90um-NB-3
II类: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值:1.21一1.36pm;SR值:34.95--39.21pm- AN、北村、
5115、北空、斯卫克、7917、科丽尔、美登。
m类:栅栏组织梅绵组织厚度比值:1.09--1.19pm;SR值:38.25-40.421A二 蓝紫、圣云、
CA-206、北卫。
N类:栅栏组织梅绵组织厚度比值:0.90--0.99pm;SR值:41.13--45.70prn一一艾朗、5415,
北陆、芝妮、蓝丰。
3.3根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值、SR值也可以初步把各个品种之间评价分为强、中等、弱三类:
高丛越桔:北卫抗寒力强;蓝紫抗寒力中;蓝丰抗寒力弱。
高丛越桔:
I类:栅栏组织梅绵组织厚度比值:1.36pm;SR值:34.95pm--北空
II类:栅栏组织梅绵组织厚度比值:1.09-1.29pm;SR值:36.00--39.12pn】一 ~北村、5115
HI类:栅栏组织梅绵组织厚度比值:0.90-0.97pm;SR值:43.12-45.70pm- 5415、北陆
矮丛越桔:
I类:栅栏组织梅绵组织厚度比值:1.62pm;SR值31.90pm- NB-3
II类:栅栏组织梅绵组织厚度比值:1.22--1.34pm;SR值35.07--36.321tm— 斯卫克、美登、
7917,AN
皿类 栅栏组织梅绵组织厚度比值:0.91--1.18pm;SR值:37.04-43.57pm- 芝妮、CA-
206
红豆越桔的抗寒性与矮丛越桔的II类相似;艾朗越桔的抗寒性与高丛越桔的蓝紫的抗寒性相似。
第一作者简介 吴林,男,1970年7月生,副教授,硕士。1992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获学士
学位,1997年在吉林农业大学在职获得硕士学位。主要从李越桔、黑穗醋栗、树毒等小浆果的引种、
选种及栽培生理研究。联系地址:长春市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邮编:130118,电话:0431-
4516078,4531625,E-mail:wulin777@ 。
拟南芥成花调控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曹秋芬,孟玉平,孙 毅,程林梅 ‘王 卉,王亚力2 张一萍,
(山‘西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2山西省蔬菜研究所,太原 030031)
摘 要 本文就用拟南芥进行成花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作了综述。该领城的研究已明确了成
花调控不是单一的 “成花万能基因”,而是有一群 “成花时期基因”,并大致弄清了这些基因调
控成花的模式。其结果是,成花调控途径具有多重性和兄长性,这些成花调控基因的参与-1.
291孟
应2002
基因之间的平衡都对成花起肴重要的作用。
美扭词 拟南荞 成花 成花时期基因 调控途径
植物的成花 ((flowering,floraltransition)是指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换,成花丛生存和进化的
战略上讲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缺乏移动性的植物,遇到遮荫、营养贫瘩、干燥、过密等不适合于生育
的条件时,利用成花~结实~形成种子,采取 种“子”这一具有移动性、休眠性,又能抵御不良环境条
件的形态,使其有可能从时间和空间上逃避这些不利于生育的环境条件。对于农作物来讲,成花还决定
着产量。所以,如能够作物的成花基因,从而人为地改变植物的成花习性,将对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关于成花的分子遗传学调控,迄今为止都是在研究一些拟南芥突变体 (许多是功能欠缺的突变体)
的表现型和这些突变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基础上构建的模型。近年来由于这些突变基因的克隆,使成花的
调控从分子水平的验证成为可能。其结果是:根据影响成花时期的突变体得知有一群 成“花时期基因”,
这些基因分别在成花调控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