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pdfVIP

江苏省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蔬菜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羊杏平 (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 A{:cI茇、 —亨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生物技术的竞争关键是种质资源的竞争。种质资源一f: 作是育种工作的基础。植物育种的实践证明,突破性的成就决定于关键性基因资源的开发与 利用。加入WTO和农业产业的升级,对蔬菜育种提出了优质、多抗、专用的要求,而实现 这些目标,首先取决于资源。一个地方和单位所拥有的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其特 性和遗传规律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是衡量其育种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广泛地搜集、 科学地保存、不断地创新种质资源是现代生物技术竞争的重要特点。蔬菜种质资源的保存与 创新是保证我省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公益性研究。因此,构造江苏省蔬菜种 质资源保护平台十分及时也十分必要。上一 (一)江苏省蔬菜地方资源的调查与收集 自50年代初,江苏省蔬菜科技工作者即非常重视地方品种的调查和收集工作,早在 1950年南京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李曙轩、曹寿椿等组织师生对南京城内外蔬菜栽培的集中地区 的蔬菜栽培、种类和优良品种等进行了系统的调查,1954年苏州农校在宁实习生又对南京的 蔬菜品种作了详细的调查和总结。1956年华东农科所园艺系吴光远先生组织该系与南京农学 院、苏州农学院等对全省主要城市郊区、特产菜区,系统调查收集并分类整理出《江苏的蔬 菜优良品种》一文发表。1961年吴光远先生又组织省农科院蔬菜组赴全省城乡各产区调查蔬 菜、西瓜、香瓜、南瓜等,共调查了蔬菜48种411个品种,不但发掘出江苏特有的优良品 种如南京矮脚黄青菜、黑壳早辣椒、苏卅I牛角茄、扬州乳黄瓜等,同时也为以后的蔬菜杂优 利用提供了优良亲本材料。1978年由省蔬菜办公室、省农林厅及省农科院联合发文组织了省、 市蔬菜科研、生产与种子等有关部门,再一次进行全省蔬菜品种资源补充调查、征集与鉴定, 并派专人到40个县市作重点调查,至1983年共征集到73种1053个品种,按其园艺性状分 成13大类.编印成《江苏省蔬菜品种资源目录》。此后又承担国家“蔬菜品种资源繁种入库” 攻关课题任务。由丁犁平等人负责,组织省蔬菜所、蔬菜办公室、蔬菜局及蔬菜种子公司等 12个单位,再次调查收集并繁殖各地蔬菜地方品种。1989年按质按量上交国家种质资源库 果类89份,豆类291份.葱蒜类33份,绿叶菜类108份,水生蔬菜类49份。此课题成果 获1993年度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自“九五”我省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来,各地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显著进 展:一是野生资源利用得到普遍重视和实效,如南京八卦洲的芦蒿、盐城的盐蒿、连云港的 蕨菜等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产地,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开发利用的野生蔬菜达42种;二 是特产蔬菜的产业化开发成效显著,如徐卅I的牛蒡、山药,金湖的菱、茨菇,南通的豆类, 宝应的莲藕等均已发展成为当地的主导产品:三是粮菜兼用作物面积日益扩大,如启东、海 门的“四青”作物(青玉米、青蚕豆、青花生、青毛豆)已成为当地的王牌产品。 (二)国内外蔬菜优良品种的;l进与和l用 先后从美国、日本及欧洲引进47种蔬菜1000多份材料,进行观察鉴定,改进利用。 3R 在生产上起过土栽品种的作物有: 1.番茄:抗战胜利后,吴光远先生从联合国救济总署捐赠的百余份器茄种f中筛选出 年代成为国内优良的推广品种。70年代末本省从日本引进“强力米寿”,从北京及土海引进 北京早红、古巴402等,也在生产上起过作用。 2.大白菜:自60~70年代,省、市蔬菜科研推广单位自国内山东、北京、天津等地引 进大白菜品种。60~70年代,山东的福山大包头、城阳青两品种在生产上表现虽佳,占主导 地位,前者丰产性最好,产量10~15t/hm2.后者抗性及耐贮性表现突出,尤其是贮后品质佳 而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80年代引进和推广大白菜杂交一代,青岛农科所的青杂中丰、 青杂3号、5号以及山东农科院蔬菜所的山乐1号、4号等先后都在省内大面积推广应用。 3.小白菜:50年代,自上海引进的四月慢在我省各地试种后,因其矮杆、青梗、抗 寒性强、抽苔晚、叶柄宽厚、品质好,特另Ⅱ适合四、五月份淡季上市.从而取代原有的四月 白、春不老等地方品种而成为主栽品种。 4.豇豆:60-~70年代,自成都引进的地方品种一点红豇豆,由于其早熟、丰产、较 抗病毒病等特点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