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doc

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doc

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 卢正华 张继国 于晶晶 岳 红 彭 浩 作者单位:沭阳仁慈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06年3月~2014年1月期间需血液透析拟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共123例,分成传统体表标记定位盲性穿刺置管的对照组(Ⅰ组)55例和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实验组(Ⅱ组)68例。Ⅰ组依据体表解剖标记定位,行右颈内静脉中路法穿刺置管,Ⅱ组术前超声定位,并标记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分别记录两组的置管成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失败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成功置管所需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Ⅰ组 误伤动脉4例、血肿3例,血、气胸各1例;Ⅱ组仅发生血肿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Ⅰ组与Ⅱ组置管成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失败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成功置管所需时间分别为81.82%、70.82%、18.18%、16.36%、18.2±1.5min和98.53%、95.59%、1.47%、1.47%、12.7±1.3min,两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较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颈内静脉;穿刺术; 超声检查 ;血液透析 经皮穿刺插入中心静脉是一种盲性操作,创伤性损害在所难免,一旦遇到穿刺条件困难的患者会增加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而对于因血管条件差等情况不适合制作自体动静脉内瘘或急需进行血液透析尚未建立血管通路的尿毒症患者,经皮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则成为必由选择。笔者对68例需进行血液透析尿毒症的患者采用超声定位下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且并发症少,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3月-2014年1月期间需进行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共123例,按照进行血液透析时间先后顺序分成传统的颈内静脉体表标记定位盲穿置管的对照组(Ⅰ组)和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实验组(Ⅱ组)。即2006年3月–2009年8月期间终末期肾病需进行血液透析患者55例为Ⅰ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16-72岁,原发病:慢性肾炎24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损害8例,多囊肾病2例,ANCA相关性肾炎2例,止痛剂性肾病1例,狼疮性肾炎1例,不明原因2例;2009年9月-2014年1月期间终末期肾病需进行血液透析患者68例为Ⅱ组,其中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13-75岁,原发病:慢性肾炎27例,糖尿病肾病19例,高血压肾损害11例,多囊肾病5例,梗阻性肾病3例,狼疮性肾炎2例,痛风性肾病1例。 1. 2 方法 Ⅰ组患者均采用传统体表标志定位选择右颈内静脉中位入路法,进针点位于胸锁乳突肌三角的顶点,采用仰卧头低约15°体位,不能仰卧头低位者取平卧,肩背部垫枕,消毒铺巾、局麻后,左手食指定点,右手持针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缘平行进针,穿刺针与矢状面平行,与冠状面成角30°~35°,针头对准右侧乳头并指向骶尾外侧,选择好方向和角度,穿刺针进入皮下后呈轻度负压状态边进针边抽吸,一般进针约2~4cm即可探及颈内静脉,当有畅通的静脉血回流并确定在颈内静脉腔内时,采用Seldinger技术置入单针双腔透析导管;Ⅱ组患者先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行颈部血管探查明确右颈内静脉位置、内径、距皮肤距离、走行、与颈内动脉的毗邻关系,并且体表定位和标记,然后根据超声探查结果再采用传统的体位、进针方法及Seldinger技术置入单针双腔透析导管。使用德国SIRMENS Sygno Antares 5.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1MHz。超声探查中发现右颈内静脉过细(管腔内径6mm)或闭塞,位置明显异常变异,经评估穿刺置管难以成功且风险很大者则改股静脉穿刺置管等。每例患者术后均拍颈胸X线片观察中心静脉透析导管端的位置以及有无血气胸等情况。 1. 3 观察指标 记录观察两组成功置管例数及成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失败率、成功置管所需时间以及误伤颈内动脉、血肿、血胸、气胸等穿刺并发症情况。规定静脉针穿刺超过4次为不成功,则终止操作,即穿刺失败。 1. 4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穿刺情况和并发症情况比较 Ⅰ组 穿刺置管成功总例数45例成功率81.82%,一次穿刺成功39例成功率70.82%,二次穿刺成功6例,穿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