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艺术的两种消亡_余华_第七天_的一种解读.pdfVIP

一种艺术的两种消亡_余华_第七天_的一种解读.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5 1 Vol.35 No.1 第 卷 第 期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 1 JOURNAL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January ,2015 年 月 DOI 10.13356 /j.cnki.jdnu.2095-0063.2015.01.019 一种艺术的两种消亡 —— 《 》 — 余 华 第七天 的一种解读 汪贻菡 ( , 300071) 南开大学文学院 天津 : 《 》 , 《 》 摘 要 重读本雅明 讲故事的人 一文 可以提供书写者和阅读者两重角度来审视余华的新作 第七天 。作为小 , , , 。 说作者 余华用消息来替代故事 又用讲述来替代反思 更是将死亡夸大其词为中国式悲剧生活的象征 然从阅读 , , 。 者出发 被新闻滋养长大的读者很难静下心来阅读陈旧的故事 求新求异求快的阅读心境使得理想读者很难产生 , 如何在直击现实的责任感和对小说讲述艺术的固守之间找到合适的写作方式 是余华及同时代作家共同面临的新 的创作语境。 : ; ; ;《 》 关键词 叙事学 余华 本雅明 第七天 : (1982-), , , , 。 作者简介 汪贻菡 女 天津人 在读博士研究生 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叙事学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63 (2015)01-0085-05 收稿日期:2014-06-03 , : , 《 》 想象 小说有两种读法 比如 阅读 呐喊 或 独自苦思则一举打破了说者和听者共享经验的亲 《 》, , 、 , , , 者 彷徨 你需要在暗夜里 斗室 青灯 怀一点小 密关系 在小说家孤独而霸道的独语中 故事抑或 , :“ , , 。 不平 徐徐展卷 如果我能够 我要写下我的悔恨 经验均不重要 而讲述的艺术上升为主体 , , ……” , 《 与卢卡契将小说艺术视为罪恶时代的史诗不 和悲哀 为子君 为自己 再比如 阅读 小二 》, , , , , 黑结婚 那就得是瓜田李下 把酒话桑麻 女人们 同 本雅明认为 小说是一种失去了光晕的现代艺 , , , , 围坐家常 男人们插科打诨 听满脸褶子和笑容的 术 非但不足以拯救现代性危机 反而加剧了现代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