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西南凹陷流一段层序格架控制下的岩性圈闭分布.pdfVIP

涠西南凹陷流一段层序格架控制下的岩性圈闭分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地震界面T82是全区的最大湖泛面,在该界面上发育了全凹陷最大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凹陷处于高位充填期。该三角洲最早沿凹陷的长轴方向自西向东进入,并逐步向北迁移,晚 期成为北西至南东向。流一段上部三角洲推进较远,物源补给充分,具有较好的分期,是研 究三角洲一浊积体体系的重点层位。特别是最后几期,分布范围广,迁移频繁,滑塌浊积岩 发育丰富。根据各期三角洲的沉积范围以及快速堆积形成的坡折和古坡折带可较好地进行该 种成因岩性圈闭的预测。在地震剖面上三角洲沉积体系的项部均表现为项超的地震反射特 征,即该套地层的项界面——T80界面,为该层序的中止。 钻井表明在流沙港组一段地层的T82界面上下钻遇不同的岩性组合,该组合对应了不 同的层序发育特征,使得其内部的圈闭类型具有各自的特点,下部地层除在盆地边缘发育有 短源的事件沉积体系外,在盆地的内部发育有一定规模的浊积体。上部地层砂体较发育,多 钻遇三角洲沉积体系类型,沉积砂体的快速堆积容易发生滑塌事件,形成滑塌浊积岩。即不 同的层序位置决定了圈闭的发育类型,指导了隐蔽圈闭的勘探方向。 云南罗平生物群埋藏环境初步研究:来自沉积构造的证据 冯静,白建科,张启跃,周长勇,吕涛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610081) 罗平生物群是成都地调中心2007年在云南省罗平县大凹子村中三叠统关岭组中首次发 现的以海生鱼类为主,伴生有爬行类、两栖类(?)、多种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的珍稀海洋生物 化石群。本文通过实测地层剖面上的沉积构造来研究罗平生物群的埋藏环境,研究表明:(1) 沉积水体相对较静,缓慢的沉积使生物死亡后遗体能得以完整的沉积: (2)沉积变形构造 (微断裂、微褶皱和碎块)指示了环境的突发性变化,引发了生物的大量死亡,是生物保存 丰度较高的前提条件。(3)水体还原缺氧给生物埋藏提供了必须条件,防止死亡生物氧化 分解。 沉积物颗粒分级及其在有机质赋存研究中的进展 冯晓萍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本文介绍沉积物分级的筛分法和超声波分散法及有机质的赋存机制,对现代沉积物颗粒 分级,用显微镜检测、XRD和色谱分析等手段获取有机质和无机矿物的特征,探讨了二者间的 相互关系以及有机质富集的差异性。沉积物偏粗粒级中主要富集的是颗粒有机质,有机碳含 量高,C29色谱峰显著;偏细粒级中主要富集的是可溶有机质,有机碳和氯仿沥青A含量均 高,C17色谱峰显著,呈现出有机质向粗和细两个端元富集的特点。粗粒级中无机矿物是化学 性质稳定的长石和石英等碎屑颗粒,细粒级中是具有较强化学活性的粘土矿物。因此。在粗粒 级中有机质是通过颗粒有机质与矿物颗粒相互共生而富集,在细粒级中有机质则是通过可溶 ·40· 涠西南凹陷流一段层序格架控制下的岩性圈闭分布 作者: 方勇, 李俊良, 董贵能, 郎朋林, 左倩媚 作者单位: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湛江 524057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胡忠良.HU Zhong-liang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超压系统与油气运移[期刊论文]-地学前缘2000,7(3) 2. 张健.宋海斌 南海北部大陆架盆地热结构[期刊论文]-地质力学学报2001,7(3) 3. 阎全人.王宗起.李赠悦.李继亮.Yan Quanren.Wang Zongqi.Li Zengyue.Li Jiliang 南海北部陆缘地壳结构特 征及其构造过程[期刊论文]-地质论评2000,46(4) 4. 刘海宁.操应长.王健.刘晖 涠西南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涠洲组主要储集砂体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会议论文]- 2009 5. 杜振川.魏魁生 北部湾盆地涠洲组复合扇体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期刊论文]-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23(3) 6. 朱伟林.吴国瑄.黎明碧 南海北部陆架北部湾盆地古湖泊与烃源条件[期刊论文]-海洋与湖沼2004,35(1) 7. 庞雄.彭大钧.陈长民.朱明.何敏.申俊.柳保军.PANG Xiong.PENG Dajun.CHEN Changmin.ZHU Ming.HE Min. SHEN Jun.LIU Baojun 三级源-渠-汇耦合研究珠江深水扇系统[期刊论文]-地质学报2007,81(6) 8.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