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 1月第 29卷第 1期
7种红曲霉的扫描电镜观察*
俞艳玲 邢旺兴 陈士景
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杭州 310006 △中国人 民解放军第 117医院
摘要 目的:研究红曲霉的超显微特征 。方法 :玻片法培养 7种常见制备红 曲用红曲霉标准株 ,预处理后进行扫描 电镜的
观察和比较 。结果:不同种红曲霉之间在茵丝、分生孢子、闭囊壳和子囊孢子等超显微特征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据此可对红 曲
霉进行区分和鉴别。结论:红曲霉的扫描 电镜观察为该属真茵的分类提供依据并为中药红曲的生药鉴定提供佐证 。
关键词 红曲霉 扫描 电镜 鉴 别
Studyon thePhys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SevenM onascusFungibyScanningElectronM icroscopeYuYan—
ling,XingWangxing△,ChenShijingTCM HospitalofZhejiangProvince,Hangzhou (310006) △The
117thHospitalofPLA
Objective:Tostudythesupermicro—morphologyofMonascusfungi.Methods:7speciesofstandard
strainsMonascusfungiforpreparing Hongqu werecultivatedoncarrysheetglassand observedandcom—
paredafterpretreatmentusing the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Results:Thereexisssomedifferencesa—
mongseveralcommonMonascusfungiinsupermicro-morphologiccharactersincludinghypha,conidium ,cle—
istothecium ,ascosporesandSOon,which serveasdeposingtheevidencestoclassifyandidentifyMonascus
fungi.Conclusion:ThisstudymayserveasdeposingtheevidencestoclassifyMonascusfungiandtO identify
Hongqu.
Keywords Monascus,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identification
红曲霉是一类十分重要的药用真菌,系 中药红 发白红曲霉、巴克红曲霉、烟色红 曲霉、紫红曲霉 、红
曲的基原菌 ,在分类学上属不整囊菌纲 (Plectomyh- 色红 曲霉、锈色红曲霉和变红红曲霉等 7种 48株保
cetes)、散囊菌 目(Eurtotiales)、红 曲科 (Monascace- 存菌株,其 中有 22株 只是通称为红 曲霉,未予分
ae)[1]。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红 曲霉能产生被认为是 种L3;因此 ,我们对几种常见的制造红曲用的红曲霉
当今最有前途的降脂药物一羟 甲基戊二醛辅酶 A 标准株进行 了扫描电镜 的观察和比较研究,为该属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L2]。然而,对红曲霉的 真菌分类提供资料并为红曲的生药鉴定提供佐证 。
基础研究尚不深入,红 曲霉 的命名尚有不完备之处, 1 材料与方法
至今国际上不能形成统一的标准 ,对某些独立的种 , 1.1 菌株 实验用红曲霉菌的名称及来源,见表 1。
仍有异议。如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现有
表 1 实验用红曲霉菌株的名称及来源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基金资助(97Z027)
78
维普资讯
浙江中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