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代乐府民歌与文人诗歌 汉代的乐府诗歌 乐府 乐府的原义是指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官即官府。秦时就已设乐府,西汉设有乐府和太乐,乐府掌管俗乐,太乐掌管雅乐。乐府至哀帝时废止。东汉虽无乐府但也有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机关黄门鼓吹署,还有相当于太乐的太予乐署。乐府的职能除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填写歌词和组织演奏歌唱外,还有组织文人创作和采集和整理民歌的任务。 汉乐府 汉乐府诗歌是指由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收集、整理和保存下来,可以合乐而歌的汉代诗歌的总称。 汉乐府诗歌有民间的作品,也有帝王、贵族、文人的作品。 汉乐府诗歌的保存与分类 汉乐府诗歌主要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纂的《乐府诗集》中。《乐府诗集》集录了两汉至唐五代的乐府诗,也兼及先秦歌谣,全书共一百卷,是保存乐府诗歌最完备的总集。 郭茂倩将乐府诗分为十二类:(1)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鼓吹曲辞、(4)横吹曲辞、(5)相和歌辞、(6)清商曲辞、(7)舞曲歌辞、(8)琴曲歌辞、(9)杂曲歌辞、(10)近代曲辞、(11)杂歌谣辞、(12)新乐府辞。其中汉乐府诗歌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中,而以相和歌辞数量最多。 汉代乐府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 反映人民的悲苦与反抗的诗歌 汉代社会经济强盛,但贫富差距悬殊,上层贵族富足,下层百姓困苦。因此,民歌中的这类题材常吟出生活的悲歌,传达出反抗的呼声。如《陌上桑》、《平陵东》、《妇病行》、《东门行》等。 反映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诗歌 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饮马长城窟》、《古歌》等。 反映了爱情、婚姻与家庭生活的诗歌 如《上邪》、《有所思》、《白头吟》、《怨歌行》、《上山采靡芜》、《孔雀东南飞》等。 汉代乐府诗歌的艺术成就 汉代乐府诗歌的艺术成就 正如班固所言:“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它是创作主体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也是思想情感的真实书写。汉乐府的题材相当广泛,几乎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对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予以了充分的关注,可以说是汉代社会生活的实录。 汉代乐府诗歌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征就是它的叙事性增强 汉乐府无论是短制还是长篇,则多是叙事诗,并且出现了《孔雀东南飞》那样成熟的叙事诗。其叙事基本上呈现着两种情况:一是捕捉生活中的一两个片断镜头加以描写,如《上山采蘼芜》选择了弃妇遇故夫的场景,《十五从军征》则截取了一个老兵归乡时的情景;二是叙述了比较完整连续的故事情节,如《孤儿行》写了孤儿经商、汲水、收瓜等情节,《孔雀东南飞》更是以曲折跌宕的情节和复杂的矛盾冲突,完成了一个悲剧故事的叙述。汉乐府叙事详略得当,详者则浓墨重彩地进行铺排渲染,略者则一带而过。如《孔雀东南飞》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汉乐府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汉乐府最常用的艺术手法是人物行为和人物语言的描写,其优秀的诗篇已具有行为的典型性和语言的性格化的特征。同时,也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运用和环境、场面描写来烘托人物。 汉乐府的语言浑朴自然、言近旨远,保留了口语的特点,颇富表现力和生活气息 正如胡应麟所论:“汉乐府歌谣,采摭闾阎,非由润色,然而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天下至文,靡以过之。”(《诗薮》)汉乐府形式自由多样,句式富于变化,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而以杂言居多。其中东汉乐府出现了不少完整的五言诗,对文人五言诗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文人五言诗 文人五言诗的产生、发展历程 。西汉时期的文人诗歌创作主要继承着《诗经》的四言体和骚体。四言诗较有名的有韦孟的《讽谏诗》、《在邹诗》,韦玄成的《自劾诗》、《戒子孙诗》等。骚体有汉武帝的《秋风辞》,司马相如的《蒲梢天马歌》等。至于《昭明文选》载有李陵、苏武诗,徐陵《玉台新咏》说枚乘作古诗九首,今学者考证均为假托 东汉时期,在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下,文人开始学习写作五言诗。现存最早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钟嵘说它“质木无文”(《诗品》)。其后有张衡的《同声歌》、炎的《见志诗》、秦嘉的《赠妇诗》、赵壹的《刺世疾诗》、蔡邕的《翠鸟》、秦嘉的《赠妇诗》等。尚有模仿乐府民歌的作品,如辛延年的《羽林郎》、宋子侯的《董娇娆》等。直至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文人五言诗的创作才完全进入了成熟的时期。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萧统《昭明文选》,是萧统收集、选编的一组无名氏的五言诗。其产生年代大致在东汉顺帝以后到献帝建安以前,作者是多是中下层文人,非一人一时之作。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抒写游子思妇的离别思念之情 游子漂泊的凄苦、思亲思乡的情结、思妇寂寞孤独的心态,诗中都有细腻而深刻的表现。如《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青青河畔草》《庭中有奇树》、《客从远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