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评论
浅谈蔡琰五言《悲愤诗》中独特的女陛情感体验
王思齐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蔡琰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博学多才的女诗人,她的五言《悲愤诗》结合自己身陷匈奴而又重归故
土的苦难经历,以女性独有的细腻,感伤的心理体验和另I】于男性的独特视角。抒发了自己一生颠沛流离的悲
苦情怀;抒写了作为女性这一社会群体在战乱时代的悲惨遭遇和对战争的独特心理体验;表达了一个身为人
母又不能尽责的母亲的悖论式情感体验;同时也流露出了作为女性尤其是一个再婚女性在当时社会的困境
和忧虑。五言《悲愤诗》也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东汉末年妇女的悲惨生活境遇,体现了作者对时代强烈的控诉
和不满。
关键词:蔡琰五言《悲愤诗》女性情感体验
作者简介:王思齐,1988年生,女,汉族,陕西成阳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_2139(2009)一08—0007—D2
蔡琰的五言《悲愤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女文人创作的自 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戮无孑
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悲愤诗》不仅是一首东汉末年关注战争、关 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注生命的现实主义诗歌,在这首诗中,蔡琰更是以悲慨深沉的笔触 诗歌开篇就交代了汉末董卓大乱天下的史实背景,呈现出百
展现了一位女性在战乱时代的悲惨命运和心灵深处难以言说的痛 姓被董卓乱军所掳,横尸遍野、饿殍满地的惨景,让人触目惊心。
苦和悲哀。同时,《悲愤诗》也反映出了社会的动乱和在封建礼法压 《悲愤诗》中对于战乱的描写虽与曹操、王粲等人的作品有一脉相
迫下作为女人的不幸和妇女低下的地位。 承互相印证的地方,但诗人作为数以万计的被俘虏妇女中的一员,
这首五言长诗在内容上以蔡琰被掳后的经历为主线,分为三 亲身经历了“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的心灵创伤,所以在她诗歌
个部分叙写:遭遇战乱、被掳西行;在胡地思乡念亲,母子生离死 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忧患意识和苦难感触,也可以切实
别;回家后的见闻和再嫁后的隐痛。通过其内容表达出的中心思想 的体会她对战乱现实深切的关注和忧虑、对难民的深切同情和对
和主题也很明了。正如范哗所言“感伤乱离。追怀悲愤”。1 不幸生命的深深惋惜。这些深层次的体会是其他没有过真实感受
一、蔡琰五言悲愤诗的创作背景和真实性 的作家无力表现的。另外,诗人作为女性,其与生俱来的细腻和敏
蔡琰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建安文学的代表 锐使她在情感方面深切感人.是其他的男性作家是无法企及的。
作家之一“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2。蔡琰的才学名不虚 自《诗经》开始,诗歌中就不乏各种各样得女性形象。然而,这
传,但战乱使得了蔡琰一 些女性多与爱情有关,即使涉及战争,也是以闺怨来抒发对战争的
生变成了一场悲剧。她曾被董卓掳掠远嫁南匈奴,后又被曹操 不满或者徭役繁重。如果将战争比作一场戏,那么女性总是处于幕
赎回嫁与董祀,一生中三易其夫,终无幸福可言。这首《悲愤诗》是 后。而在这首五言《悲愤诗》中,女性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出现在幕
她和董祀结婚后追忆过往、痛定恩痛的作品。 前。“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作者有意识地描写了被卷入战争
现存蔡琰的作品有三篇,即五言《悲愤诗》、骚体《悲愤诗》和 洪流的女性。这可以说是《悲愤诗》在女性表现题材上对以往诗歌
《胡笳十八拍》,这些都是自传性的作品。文学史界多认为后两篇系 的突破。
托名之作,但五言《悲愤诗》“其为文姬肺腑中言,非他人所能代也” 诗人以真实的感受写出了女性在战争中的非人遭遇。“马边悬
3。这说明了这首诗的内容符合她的生平经历和遭遇,学者们基本 男头。马后载妇女”,妇女被虏获之后便如同财物牲畜一般被随意
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