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虚发热机理探析.pdf
中医药信息2003年第20卷第4期
呕吐,胃气不通则院腹胀痛,即木“不疏土,’之证。正如 致,状如“覆杯,有头足”,左胁胀痛,伴有情绪抑郁或烦
唐容川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所言:木“之性主于疏泄, 躁不安。唐容川血《证论》中肝 “……于位居左,多病在
食气人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 左胁痛。又左胁有动气,肝之主病”。
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 治疗上,对生发太过之肝火上炎之证,予柔肝降
免”。 火,调理气机。又肝体阴而用阳,以血为体,以气为用,
“肝生于左”的临床意义’’肝生于左”即肝位于左, 肝气太过,暗伤肝血,血虚则气更逆,故还应滋阴涵木,
肝气从左疏泄、生发,相应地提示了肝病多与左侧生 以达左右阴阳平衡。对生发不及之肝郁气结证,木“郁
发、疏泄失常有关。肝主疏泄、主生发,其性升、动、散, 达之”,可疏肝理气、顺应条达。例日本细野氏在 汉《方
其气以上升为顺。然其上升之气不可生发太过,亦不 贯·堂医学》上报道,用疏肝汤抬疗左侧结肠胀气117
可生发不及。肝疏泄太过,肝气从阳化火,肝阳上亢外 例,有效率达88.5%.
越,气“从左起者,乃肝火也”((丹溪心法》),则可见左 总之,(内经》中肝“生于左”的论述,并不重视说明
侧脸颊发热发红,正如 素《问·刺热》所说:肝“热病者, 脏象肝的解剖位置,关键 “要害”之处是在强调其生理
左颊先赤”。若肝火刑金犯肺,则成肝咳之证,临证可 特性,不能因此而混淆解剖、生理上肝之概念,更不能
见肝“咳者,其证左胁痛,’(孙思递 千《金要方》),咳嗽, 因此而低毁中医不道基本解剖,而应生理上重视肝的
咳痰黄稠或难咳或伴血丝,伴性急,口苦,舌红,脉弦。 生发、疏泄特性,诊断上注意左侧病变,治疗上注意木
如肝之生发不及,则可致肝郁气结。灵枢 邪·气脏腑 郁发之,多柔肝、疏肝,顺应其生发畅通之性。
病形》日:“肝脉微急为邪气在下,若复杯”。难《经》认 参考文献 :
为气“之所积之曰积”,“肝之积名日肥气”,肥气位于 川 杨世兴t试论肝“生于左Dl.映西中医,工984,5(3):卜3.
左“胁下”,为肝气生发不及,郁结于里,结于左胁下所 f21邵冠勇.肝“生于左”解fll.中医药研究,1995,(2):6一7
气虚发热机理探析
抖远平
(临海市卫生学校.浙江临海317000)
摘 要:分析探讨了气应发热的机理,认为气度发热,乃由脾胃气应不能升清降浊,气陷于下,部而热;或
产生阴火内炽而使热更甚;或因气应无阳以护其管卫,感受外邢而热;或气应阴亏,应火内生;或气虚血
少,不能济心而心火内抚;或气虚滚聚血癣郁而化热,这些原因在一定条件下又可披此相互影响。但主
要病机是脾可虚损,元气不足所衍发的各种发热现象,因而不能单用滋阴、养血、透邪、泻火、清热澡湿等
法,只能根据 “劳者遇之洲损者益之”的原则,采用甘“通除热”法来处理。甘a除热不是直接除热,而是
通过刘正引起气应发热的病理变化来退热,属于治本而非治标。
关健词:气虚发热;甘通除热;补中益气汤
中图分类号:82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一2406(2加3)1?4一0057一02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性属阳,由 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因而立此甘温除热方剂,
脾所生,由肺所主,若体质素弱、久病虚损可出现气虚, 即后世所谓 甘“温除大热”。
或饮食失调、劳累过度,损伤脾胃而中气虚弱。气虚可 一般来说,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素《问、
导致多种病证的发生,发热是其中之一,临床上热势或 刺志论》),气有余便是火,何以气虚而发热呢?本来
高或低,但因气虚所致,故发热多在劳累后发作或加 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甘温何以除热呢?对于这个问
剧。李东垣根据 《内经》损“者益之,劳者温之”、“热因 题,历来众说纷纭,既然李氏提出“内伤脾胃”为主论,
热用”之旨,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和经验,认为气虔发 故内伤气虚发热之机理亦离不开此。笔者认为可从以
热是由于“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