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诗歌的音乐学考察--兼论音乐和文学研究之关系.pdfVIP

东晋诗歌的音乐学考察--兼论音乐和文学研究之关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 东晋诗歌的音乐学考察 ——兼论音乐与文学研究之关系 别、尚勇 (扬州大学人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摘要]关于东晋诗歌,刘勰等人确立的“玄言——山水”的讨论模式是千余年来研究者们共同遵守的轨范,它一 定程度上揭示了东晋诗歌发展的真实面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制约了东晋诗歌研究的进程。表文从古代音 乐史的角度出发,运用音乐文学研究的方法与成果。力求对东晋诗歌作一新的诠释。本文认为,玄言诗主宰东晋诗 坛,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因谈余气,流成文体”,也在于东晋一朝官方音乐的缺失和音乐活动的贫乏。而伴随着庶族 皇权的兴起,社会中下层民众的审美观念被承认并得到普及,才唤起人们对中朝音乐和新音乐的热情,从而推动了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元嘉诗歌正是在这一氛围中登上诗坛的。本文的目的不在于一劳永逸地解决东晋诗歌发展 的问题,而在于提供一种诠释的角度。 [关键词】东晋诗歌;玄言诗;乐府诗;东晋音乐 [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301(2002)06—0094一05 东晋,是中国文学史上相对沉寂的一个阶段。与此前的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 曹魏、西晋和此后的刘宋相比。东晋的诗歌发展则尤显缺乏 之徒,率多浮浅。……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 气象,甚至可以用衰落来形容。其时诗坛的主流是以孙绰、 志.崇盛亡机之谈,袁、孙已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 许询为代表的玄言诗创作。在走过了对玄言诗全盘否定的 揆,莫与争雄,所以景纯仙篇,挺拔而为俊矣。时序: 误区之后,上个世纪的后二十年迄今。学术界始对玄言诗作 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是以世 严肃认真的研讨。然而因视野囿于沈约、刘勰、钟嵘以来的 极,遗迫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 讨论模式,这一研讨所取得的突破是有限的。本文从音乐史 疏。 的角度,取音乐文学的立场,拟就东晋诗歌的发展作一考察。 钟嵘诗品序: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 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 一、前人研究概况 许询、桓、庚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卷下:永嘉以 东晋诗歌,古人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家: 来,清虚在俗。王武子辈诗,贵道家之言。爰泊江表,玄 檀道鸾续晋阳秋:自司马相如、王褒、扬雄诸贤, 风尚备。真长、仲祖、桓、庾诸公犹相袭。世称孙、许,弥 世尚赋颂,皆体则诗)、骚,傍综百家之言。及至建 善恬淡之词。先是郭景纯用隽上之才,变创其体;刘越 安,而诗章大盛。逮乎西朝之末.潘、陆之徒虽时有质 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然彼众我寡,未能动俗。逮 文,而归不异也。正始中,王搿、何晏好庄、老)玄胜 义熙中。谢益寿斐然继作。元嘉中,有谢灵运,才高词 之谈,而世遂贵焉。至江左李充尤盛。故郭璞五言始会 盛。富艳难踪。【21 合道家之言而韵之。询及太原孙绰转相祖尚。又加以三 上各家评论,皆认为东晋乃玄言诗盛行时代。玄言诗风 世之辞,而(诗)、(骚之体尽矣。询、绰并为一时文宗, 气肇始于正始“诗杂仙心”的何晏,初成西晋永嘉年间王济等 自此作者悉体之。至义熙中.谢混始改。… 人的创作中;元帝偏安江左,此风靡朝野,直至东晋末年义熙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在晋中兴,玄风独扇,为学 中谢混出。才使诗坛面貌得到改观,而廓清玄言余风者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