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社会生活变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练兵营 1.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以文明简单的鞠躬,取代旧有的跪拜礼是在( )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2.以下不属于民国政府时期社会习俗方面巨大变化的是( ) A.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B.中山装成为那时最具特色的服装 C.废除科举制度 D.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 3.下列关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变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9世纪40年代以后照相技术传入我国 B.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 C.革除了官场中的“大人”“老爷”称呼,规定民间普通称呼为“先生”“君” D.穿西装的人遍及城乡各地 4.下列行为违反了民国规定的是( ) A.缠足 B.两人见面握手问好 C.两人见面相互称“君” D.男子剪掉长发辫 5.下列关于一位生活在19世纪末的上海商人的活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翻阅《申报》 B.与商务印书馆签合同 C.去照相馆拍照留念 D.去裁缝店,订做一套中山装 再见 商务印书馆20世纪30年代全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迁址北京。现主要编译出版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著作,编纂出版中外语文工具书以及研究著作、教材、普及读物等,出版《中国语文》、《方言》、《英语世界》等期刊,在读者中有良好影响和声誉。代表性出版物有《辞源》《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故训汇纂》、《四库全书》(影印文津阁本)、“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世界名人传记”等。 现在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商务印书馆 香港和台湾的商务印书馆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剪发辫 改称呼 易服饰 政治气候的变化与移风易俗。 革命军在街头剪辫子 青年时代的孙中山 剪发后的孙中山 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临时大总统关于革除前清官厅称呼致内务部令 称呼的变化反映了革命党人怎样的理想追求? 民主 男士服饰 女士服饰 西服 中山装 上衣下裙 旗袍 西装   清末民初时,老式婚礼上也可见西装革履的人。 中山装 中山装的演变 民国时期女士礼服 传统旗袍 左1为清末民初旗装。左2为穿牙型花边长袖旗袍的妇女。左3为穿花缎中袖旗袍的妇女。右图为穿方格纹中袖旗袍的妇女。 现代旗袍 小结 政治革命 西学东渐 社会生活近代化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 照相术、电影传入中国 C C 练兵营 D A D 练兵营 * 发明火车 导入新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文化生活的变迁 社会习俗的变化 第20课   了解民国以来交通通讯、文化生活以及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习俗方面的主要变化,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政治、经济、教育的变革促使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认识社会生活新景观的出现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的一个重要内容。   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变革促使中国社会文化生活也开始走向近代化。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   近代交通工具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   培养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近代交通 近代通讯 西方发明火车 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复原图 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和火车,从此人们借助这两种近代交通工具加快了出行的速度。19世纪后期,火车和轮船相继传入中国,极大地促进了各地商品的流通。 早期的火车头   光绪六年(1880)八月中旬,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奏准筹设津沪电报线时,在天津成立官办的津沪电报总局,委派盛宣怀为总办。光绪七年(1881)十一月津沪线完工前,正式命名为中国电报总局。津沪电线通报后,经营四个月,改为官督商办,招股集资,分年缴还官办本银(湘平银十七万八千七百余两),听其自取报资,以充经费。盛宣怀、郑观应、经元善、谢家福、王荣和等集股湘平银八万两,是其创办资本。次年十二月,李鸿章奏设苏浙闽粤电线,光绪九年(1883)六月,两江总督左宗棠奏设江宁至汉口的长江电线,均准由中国电报总局办理。 天津电报总局   天津电报总局成立之后,中国开始了架设有线电报,为全国各地的信息传播以及亲人之间的联系做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