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 l0卷第 3期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Vo1.10,NO.3
2008年 7月 JournalofJiangxiadministrationinstitute Ju1.2008
苗 枫 林 公 文 恩 想 研 究
官盱玲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江西 南 昌 330003)
[摘 要]苗枫林 同志是我 国当代公文学研究的开拓者 ,他撰写了新 中国第一部公文学著作 《中国公文学》,确立了公文学这
一 新的学科 ,填补 了写作学研究的空白。探索并总结了中国公文发展的几个规律 ,形成 了自己的写作理论体系。
[关键词]苗枫林 ;公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D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6463(2008)03-.-0077-.-02
《中国公文学》问世 已经二十年 了。该书的撰写者苗枫林 首先提出文为 四科 :奏议 、书论、铭谏、诗赋 ,并指 出 “奏议宜
先生几乎是倾其毕生的心血 ,完成 了这部极具学术价值 的论 雅 ,书治宜理,铭谏 尚实,诗赋欲丽”的文学主张。陆机在 《文
著,成为新 中国公文理论的开篇 巨著。苗枫林 同志几十年投身 赋》中又将文体分为十科,提出 “奏平彻似闲雅”。刘勰在 《文心
于党 的文秘工作,经历 了多层次的革命实践活动 ,积累了丰富 雕龙》中把公文划入 “笔”的范围,并根据公文 的性质进行了分
的文秘工作经验 。同时 ,他又是一个 文史功底厚实的学者 ,具 类归纳 ,即诏策、檄移 、章表 、奏君 、议对 、书记等六科。他还分
有几十年的党性修养 ,以及孜孜不倦 的治学态度 ,探索和总结 别对文体进行了辨析 ,加 以定义,考证历史,探写其写作特点
了我国公文发展的规律,写成了 《中国公文学》,形成了自己的 与风格,对各种文体的主要代表作家作品进行精辟的阐述,在
写作理论体系。 后来 ,李充、箫统等对公文理论也作过一些零星的论述。
一 、 指出作为 “经国之枢机”的公文研究长期被人们忽略 (三)从事公文撰写工作的官员队伍庞大。中国的封建时
了 代。各级机构从事公文撰写的官员不下几万人之多,而历史上
公文在我 国的实 际应用很早。成于春秋 战国时期的 《尚 涌现 出许多以擅写公文而著名的 “鸿笔 ”(“鸿笔”指擅长拟诏、
书》实际上就是一部 国家文书汇编。但在 《尚书》之后少有公文 奏的手笔),苗枫林先生考证了从秦初至清末的34位 “鸿笔”,
集的印行。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刘勰在 文《心雕龙 ·章表》中 其中从秦到西汉时期有李斯、谷永、胡广 、应劭 、左雄等 5位。
指出:“按 七《略》《艺文》,谣泳必录。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然 从随到唐的薛道衡、岑文本、苏选 、张说、唐次、令孤楚、元稹等
阙而不篡者 ,乃各有故事而在职司也。前汉表谢,遗篇寡存 。” 7位。宋元时期欧阳修、真德秀、杜范、王约 、欧阳玄等 5位 。明
其意为他查阅过(-L略》和 《艺文》两部书,看到连歌谣咏叹一 清时期解缙 、杨琦、杨荣、杨溥、魏裔介、孙嘉淦、薛福成、杨锐、
类作品的篇 目都收录在编 ,而章表奏仪这种治理国家大事的 刘光弟、谭嗣同、林旭等 11位。这些鸿笔为他们所处的时代 ,
重要公文都未加编篡 。有一些虽被收录,但被分散地编进相关 撰写了大量 的文书。他们 的作 品大多分散在个人的文学作品
门类 中去了。刘勰之后 ,一些朝代虽然 出版 了一些公文集 ,如 集 中,如元稹在 《长庆集》中收集了奏文237篇,清朝薛福成写
唐令孤楚一生著有 表《奏集》十卷 ,清朝乾隆也有断代奏文集 成上人文集 《出使奏疏》、《出使公牍》,这些文集大多都彰显其
年间编辑的 《四库全书 ·名臣奏议》等。但把公文作为一种学术 文学价值。这庞大的“鸿笔”队伍及其留下的大量的公文集作,
研究的对象 。却始终没有提上历史的议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