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关系 内 容 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 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 中药炮制的作用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关系 净制是中药炮制的第一道工序,是药材制成饮片或制成制剂前的基础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加工量大、劳动条件艰苦,强度大的一道工序,是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首要环节。 1. 清除杂质 由于原药材常常混有一些泥土、砂石、木屑、枯枝、腐叶、杂草等杂质,需要净制,去除掺杂的泥土、霉烂品等杂质。如地龙、土鳖虫、蝉衣等常混有泥土;有时泥土的比重甚至20-30%,不能保证临床用药剂量。 3、分离不同药用部位 如花椒(果皮)功能温中止痛,杀虫止痒。而椒目(种子)功能行水平喘,作用不相同; 如莲子心和莲子肉作用不同,莲肉性味甘、涩,平, 具有补脾止泻, 益肾涩精,养心安神功能。莲子心性味苦寒, 功能清心热, 除烦。 6.燀法: 多用于种子类药物,在保存有效成分的前提下,除去非药用部位,或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 燀法在操作上要注意每次药量和沸水量的比例适中,用水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如燀苦杏仁,以10倍量为宜。 苦杏仁生用有小毒,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易中毒,燀制后可除去非药用部位,利于有效成分的保存(杀酶保苷)和煎出。 白扁豆燀制是为了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扁豆衣气味俱弱,健脾作用较弱,偏于祛暑化湿。 酒制是将药材或饮片与定量黄酒拌匀闷润使酒渗入药材内部或再经炒制、炖制、蒸制等加热处理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 酒甘辛大热,能引药上行、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矫嗅矫味的功能。如苦寒药黄连、黄柏通常气薄味厚,通过酒制,利用酒的辛热行散作用,即可缓和苦寒之性,免伤脾胃,又可使其寒而不滞,更好的发挥清热泻火作用。活血药当归、川芎酒制可使作用增强而力速,适与瘀阻脉络、肿痛较剧或时间较短需速散者。滋腻药物也是气薄味厚,易影响脾胃的运化,酒能宣行药势,减弱粘滞之性,使其滋而不腻,更易发挥药力。 陈嘉谟《本草蒙筌》载:“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清代刘若金《本草述》:“治下应盐水或蒸或炒用”等均说明盐制有引药下行,增强补肝肾、固精、清热利尿、滋阴降火等作用。 ①引药下行,增强疗效? 强补肝肾的作用——杜仲、 巴戟天、韭菜子。增强理气疗疝的作用——小茴香、橘核、荔枝核等。增强缩小便和固精作用——益智仁。 ②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知母、黄柏等。 ③缓和药物辛燥之性温肾药以盐制是味的扶助,使气厚之药得到味的配合,达到“气味相扶”的目的,增强其补肾作用,如盐补骨脂。 姜制是指用姜汁为辅料炮制中药,其操作方法包括姜汁腌、姜汁蒸、姜炙、姜汤煮、姜汁浸等。多用于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药物。 生姜味辛性温,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解毒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姜能促进血液循环,刺激汗腺分泌,促进发汗。达到散寒解表的功效,其所含的辛辣成分能刺激胃液的分泌,促进消化功能。药物用辛温的生姜汁制后可抑制其苦寒之性,并发挥协同作用增强化痰止呕作用。 如姜炙黄连、姜炙竹茹,可抑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姜制药物可增强其化痰止呕的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 生姜汁具有解毒作用,可利用其作用炮制有毒及有副作用的药物,以降低毒性,消除副作用,增强疗效。如:草果仁生品辛香燥烈,姜炙可缓其燥烈之性,增强温胃止呕之效。 炮制与方剂疗效的关系 炮制与方剂疗效的关系 消除药物本身不利于治疗的因素 由于方中有的药物某一作用不利于治疗,往往影响全方疗效的发挥,需要通过炮制,调整药效,趋利避害,或扬长避短。如干姜,其性辛热而燥,长于温中回阳,温肺化饮。在四逆汤中用干姜生品,取其能守能走,力猛而速,功专温脾阳而散里寒,助附子破阴回阳,以迅速挽救衰微的肾阳。在小青龙汤中,用干姜生品,是取其温肺化饮,且能温中燥湿,使脾能散精,以杜饮邪之源。在生化汤中则需用炮姜,这是因为生化汤主要用于产后受寒,恶露不行,小腹冷痛等。因产后失血,血气大虚,炮姜微辛而苦温,即无辛散耗气、燥湿伤阴之弊,又善于温中止痛,且能入营血助当归、炙甘草通脉生新,佐川芎、桃仁化瘀除旧,臻其全方生化之妙;若用生品,则因辛燥,耗气伤阴,于病不利于。 炮制与方剂疗效的关系 调整辅助药物的药性,制约方中主药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有的方剂中的主药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不良反应,为了趋利避害,组方时就在方中加入某种炮制品,制约主药的不良反应。如调胃承气汤,为治热结阳明的缓下剂,然而芒硝、大黄均系大寒之品,易伤脾阳,又因二物下行甚速,足以泻热。方中用甘草不是泻火解毒,是为了缓和大黄、芒硝速下之性,兼顾脾胃,所以甘草原方要求炙用,取其甘温,善于缓急益脾。 炮制与方剂疗效的关系 炮制与方剂疗效的关系 由于剂型不同,其制备方法也不同,故对药物的炮制要求也不同。 川乌、附片等在汤剂或浸膏片中,因为要加热煎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秋新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ppt VIP
- 钢结构高空安全施工专项方案.docx
- 单位档案管理员题库.pdf VIP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 VIP
- (优质!)GB 45673-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之“5.14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审核检查单(2025A0)(可编辑!).docx VIP
- 001-10.绿色施工安全防护措施费用实施登记表GDAQ20110.xls VIP
- 文正路自评报告.doc VIP
- (优质!)GB 45673- 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之“5.9 相关方”审核检查单(2025A0).docx VIP
- 2024浙江丽水缙云县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1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