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之逆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伤害 SO2、氟化物(HF、F2、SIF4、磷矿石、氟硅酸钠)、Cl2、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工厂、汽车等排放出来的氧化氮类物质和燃烧不完全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在强烈的紫外线作用下,形成的一些氧化能力极强的氧化性物质,如O3、NO2、醛类和硝酸过氧化乙酰等)。 温室效应:工业革命前(270ml/L)、1983年(375 ml/L )、2050年(600 ml/L ) 水体污染对植物的伤害 酚、氰、石油、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 苯、三氯乙醛、重金属(汞、铬、砷、铯铅)等 土壤污染对植物的伤害 农药、水泥厂的粉尘等 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净化环境(抗性植物) 吸收污染物:丁香、夹竹桃、吸收SO2 ;油菜吸收氟化物 分解污染物:如,酚分解为五毒糖苷 环境监测(敏感植物) 2.结冰伤害 胞间结冰引起植物受害的主要原因是: (1)原生质过度脱水,使蛋白质变性或原生质发生不可逆的凝胶化。 由于胞外出现冰晶,于是随冰核的形成,细胞间隙内水蒸汽压降低,但胞内含水量较大,蒸汽压仍然较高,这个压力差的梯度使胞内水分外溢,而到胞间后水分又结冰,使冰晶愈结愈大,细胞内水分不断被冰块夺取,终于使原生质发生严重脱水。 (2)冰晶体对细胞的机械损伤。 由于冰晶体的逐渐膨大,它对细胞造成的机械压力会使细胞变形,甚至可能将细胞壁和质膜挤碎,使原生质暴露于胞外而受冻害,同时细胞亚微结构遭受破坏,区域化被打破,酶活动无秩序,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 图22.15 在冰点温度的植物体会由于水分随着水势梯度流动,穿过质体膜进入细胞壁和细胞间空隙,而造成细胞内水分匮乏。阻止细胞质结晶冰的形成,导致细胞死亡。相反,细胞会脱水,非原生质体发生结冰。 (3)解冻过快对细胞的损伤。 结冰的植物遇气温缓慢回升,对细胞的影响不会太大。 若遇温度骤然回升,冰晶迅速融化,细胞壁易于恢复原状,而原生质尚来不及吸水膨胀,有可能被撕裂损伤。 (3).膜伤害学说 膜对结冰最敏感。 低温对膜的伤害 膜脂相变,酶失活; 透性加大,电解质外渗。 主要破坏了膜脂与膜蛋白。 (4).活性氧伤害 (三)植物对冻害的适应性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在生长习性和生理生化方面都对低温具有特殊的适应方式。 如一年生植物主要以干燥种子形式越冬; 大多数多年生草本植物越冬时地上部死亡,而以埋藏于土壤中的延存器官(如鳞茎、块茎等)渡过冬天; 大多数木本植物或冬季作物除了在形态上形成或加强保护组织(如芽鳞片、木栓层等)和落叶外,主要在生理生化上有所适应,增强抗寒力。在一年中,植物对低温冷冻的抗性也是逐步形成的。 在冬季来临之前,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其抗寒力才能得到提高,这是所谓的抗寒锻炼。 如冬小麦在夏天20℃时,抗寒能力很弱,只能抗-3℃的低温;秋天15℃时开始增强到能抗-10℃低温; 冬天0℃以下时可增强到抗-20℃的低温,春天温度上升变暖,抗寒能力又下降。 经过逐渐的降温,植物在形态结构上也有较大变化,如秋末温度逐渐降低,抗寒性强的小麦质膜可能发生内陷弯曲现象。 这样,质膜与液泡相接近,可缩短水分从液泡排向胞外的距离,排除水分在细胞内结冰的危险(图11-9)。 图 11-9 冬小麦低温锻炼前后质膜的变化 A.锻炼前的细胞,水在途经细胞质时可能发生结冰; B.锻炼后的细胞,水通过质膜内陷形成的排水渠,直接排出到细胞外 (简令成,1992) 低温到来前,植物对低温的适应变化主要如下: 1.植株含水量下降 随着温度下降,植株含水量逐渐减少,特别是自由水与束缚水的相对比值减小。 2.呼吸减弱 植株的呼吸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很多植物在冬季的呼吸速率仅为生长期中正常呼吸的二百分之一。 3.激素变化 随着秋季日照变短、气温降低,许多树木的叶片逐渐形成较多的脱落酸,并将其运到生长点(芽),抑制茎的伸长,而生长素与赤霉素的含量则减少。 4.生长停止,进入休眠 冬季来临之前,植株生长变得很缓慢,甚至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 5.保护物质增多 在温度下降的时候,淀粉水解加剧,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细胞液的浓度增高,使冰点降低,减轻细胞的过度脱水,也可保护原生质胶体不致遇冷凝固。 3.外界条件对植物适应冷冻的影响 2.化学调控 在冰冻到来之前,用生长延缓剂,CCC,B9、PP333、S3307处理可提高植物的抗冻性。 3.农业措施 增施P、K肥。 (四)提高植物抗冻性的途径 1.抗冻锻炼 在冬季来临之前,随着气温的降低与日照长度的变短,植物体内发生一系列适应冷冻的生理生化变化,以提高抗冻能力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