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降解霉菌毒素的研究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降解霉菌毒素的研究进展.doc

(微生物降解霉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张高娜(,,谷巍 (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泰安 271000) Research Progress on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the mycotoxin Zhang Gao-na Zhang Jian-mei Gu Wei (Bora Lee Shandong to bio-engineering Co., Ltd., Taian, Shandong, 271000) Abstract: Mycotoxin are fungal secondary metabolites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growth, highly toxic and carcinogenic, caused serious harm to the livestock production. In this paper, livestock production process of several common species of mycotoxins, toxic mechanism and biological detoxification of reviewed. Key words: mycotoxin; microorganism; biodegradation; toxic mechanism 1.引言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分子量在几百到几千道尔顿,没有抗性,但有热稳定性,不因加热而被破坏。因物理和化学的去毒方法存在一些弊端,故生物降解法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环保的方法倍受畜牧生产者的关注。霉菌种类繁多,其有毒代谢物也具有多样性,现已知的霉菌毒素就有200多种。本文就在动物生产过程中,常见霉菌毒素的种类、毒性机理及生物脱毒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2. 霉菌毒素的种类、结构特征和产生条件 2.1霉菌毒素的种类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特别是曲霉菌、镰刀霉、青霉菌、链格孢菌等真菌产生。这些霉菌毒素是由几百种化学成分不同的有毒化合物组成,目前已发现有33属164种霉菌产生200多种霉菌毒素[1],其中最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单端孢霉烯、玉米赤霉烯酮和伏马菌素。 2.2霉菌毒素的结构特征 霉菌毒素大致可分为三种结构:(1)刚性共面苯环结构,如黄曲霉毒素;(2)部分共面结构,如玉米赤霉烯酮和赫曲霉毒素;(3)没有共面的倍半萜烯结构,如呕吐毒素和T-2毒素。在这三种结构中,第一种毒素最容易被吸附,第二种次之,第三种较难被吸附。 2.3霉菌毒素的产生条件 霉菌是一种多细胞微生物,可通过种子或孢子两种形式繁衍后代。在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以种子形式繁衍;在条件不适宜时,以孢子形式繁衍。一种霉菌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霉菌毒素,相反,不同的霉菌可以产生一种相同的霉菌毒素。霉菌毒素的产生条件为:营养物质、氧气、水分和温度。任何碳水化合物都可作为霉菌的营养来源。在养殖生产中,动物饲料及其原料都是霉菌最佳的营养来源。当空气中的含氧量在1%以上,湿度达75%时,霉菌就能从空气中摄取所需的氧气和水分进行生长。霉菌及其孢子可以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 3 霉菌毒素的毒性机理 3.1抑制蛋白质、DNA 和 RNA 的合成 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毒素能够抑制蛋白质、DNA 和 RNA 的合成,从而导致细胞周期紊乱,使丙二醛的浓度增加。此外,黄曲霉毒素还能直接作用于核酸合成酶,抑制 mRNA 的合成,进一步抑制DNA 的合成。研究表明,AFB1被细胞色素 P450(CYP450)酶氧化成代谢物AFB1-8、9-环氧化合物,其与鸟嘌呤 N7 共价结合,在目标细胞中形成 AFB1-N7-鸟嘌呤化合物,从而使核苷酸上的G 被 T 取代,DNA 被修复、损伤、突变,最后导致癌变[2]。庄振宏[3]等(2010)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AFB1对小鼠肝脏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AFB1不仅使小鼠逐渐消瘦,肝脏组织出现病变,还能诱导或抑制肝脏部分蛋白的表达。霍星华等[4](2008)研究认为,DON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不仅对生长较快的细胞有损伤作用,还对蛋白质的合成有抑制作用。 3.2改变细胞膜结构,诱导细胞凋亡 有研究报道,肠道粘膜吸收功能减弱的主要原因是霉菌毒素抑制了蛋白质的合成和诱导了肠道细胞的凋亡。梁梓森等[5](2009)研究表明,玉米赤霉烯酮能显著抑制离体培养小鼠胸腺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并能显著促进它们的凋亡。霉菌毒素可通过改变一些抗氧化剂的浓度和抗氧化酶的活性,来诱发细胞的过氧化反应。玉米赤霉烯酮对卵巢颗粒细胞的致毒机理可能是通过引发膜中多不饱和脂肪酸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