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六次年会论文集 ·505·
聚氨酯弹性体与橡胶的结构、性能及应用的对比
陈晓东 张海 陈荣盛 马铁军
(广州华工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华工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广东省高分子材料及核心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州 510640)
摘 要:通过分析对比橡胶的炭黑补强、硫化交联和聚氨酯材料的扩链交联反应,并且
从微观结构上对两种材料进行比较,希望寻求导致两种材料不同性能特点的因素之所在,从
而探讨两种材料潜在的应用趋势。
关键词:橡胶;聚氨酯;结构;性能
1 橡胶和聚氨酯的发展历史
天然橡胶的应用历史很悠久,早在11世纪,南美洲人民即已开始利用野生天然橡胶。1736年
法国人C.孔达米纳参加法国科学院赴南美考察队,观察到三叶橡胶树流出的胶乳可固化为具有弹
性的物质。后来,亚马孙河流域的野生三叶橡胶树的胶样被寄回巴黎,开始引起了欧洲人的注意。
1823年C.麦金托什在英国建立了第一家防水胶布工厂。在同一时期,英国人T.汉考克发现橡胶
通过两个转动滚筒的缝隙反复加工,可以降低弹性,提高塑性。这一发现奠定了橡胶加工的基础。
他被公认为世界橡胶工业的先驱。1839年美国人C固特异发现橡胶与硫磺共热可以大大增加橡胶
的弹性,不再受热发粘,从而使橡胶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橡胶硫化方法的发现对推动橡胶的应用
起了关键的作用,到19世纪中叶,橡胶工业已开始形成。
而橡胶是一种高分子材料,一般被定义为:一种在大的形变下能迅速有力的恢复,并且能够被
改性的材料。生胶,即尚未硫化交联的橡胶,其分子具有一维的线性结构,在通常状况下,其力学
性能很差,基本没有应用价值。只有经过硫化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体型大分子 (如图 1),
橡胶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另外天然橡胶在常温下是无定形的高弹态物质,但在较低的温度下或应
变条件下可以产生结晶,正因为如此,天然橡胶是一种自补强橡胶;同时炭黑可以对橡胶进行补
强,提高其力学性能,也使得橡胶在粘弹变形中由粘性作用而产生的损耗因子提高,比如tan、生
热、损耗模量、应力转化效应的提高。橡胶的分子链可以交联,交联并采用炭黑补强后的橡胶受外
力作用发生变形时,具有迅速复原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橡胶是橡胶
[1]
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用于制造轮胎、胶管、胶带、电缆及其他各种橡胶制品 。
(a)生胶 (b)硫化胶
图1 硫化前后橡胶分子结构示意图
·506· CPUIACONFERENCE2012
人工合成橡胶的思路渊源于人们对天然橡胶的剖析和仿制,合成橡胶工业的诞生和发展取决于
原料来源、单体制造技术的成熟程度,以及单体、催化剂和聚合方法的选择。此外,由于橡胶是交
通运输工具 (汽车、飞机的轮胎等)的主要材料,因而它的发展又和战争对橡胶的需求密切相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诞生了合成橡胶,并且有少量生产以应战争急需。20世纪30年代初期建立了
合成橡胶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多品种、多性能合成橡胶工业的飞跃发展。50年代初,发
明了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单体制造技术也比较成熟,使合成橡胶工业进入合成立构规整橡胶的崭
新阶段。60年代以后,合成橡胶的产量开始超过了天然橡胶。
其中德国和英国分别于二战前后开始了聚氨酯橡胶的研究,1937年德国OttoBayer教授首先发
现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化合物进行加聚反应可制得聚氨酯,并以此为基础进入工业化应用,英美等
国1945~1947年从德国获得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技术于1950年相继开始工业化。日本 1955年从德
国Bayer公司及美国DuPont公司引进聚氨酯工业化生产技术。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聚氨酯工业开
[2]
始起步,近十几年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飞速前进和全球经济稳步增长的大环境下,我国橡胶产业取得了令世界瞩
目的长足进步。5年来,年均以25%以上的速度发展,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经不同真空处理的GCr15轴承钢洁净度的对比分析.pdf
- 经尺骨鹰嘴截骨内固定治疗22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临床疗效分析.pdf
- 经蝶窦人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pdf
- 经方治喘云龙三现.pdf
- 经非经旁开对照点热灸规律与探讨.pdf
- 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下腰椎不稳.pdf
- 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协调性及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pdf
- 经济危机环境下提升企业竞争力方式与探讨--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全方位提升竞争力实践浅析.pdf
-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主动脉弓手术中对脑灌注监测应用探讨.pdf
- 经络学说形成原理的假想和中医学理论的关系及应用前景.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