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投票活动.docVIP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投票活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投票活动.doc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投票活动 经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文化报社、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评选推介活动自去年下半年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全国共有20余个省、市、自治区近200条街道(街区)向组委会提交了申报材料。福州三坊七巷进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初选入围名单。欢迎大家踊跃填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读者评选表格”,为福州城市名片之首——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投票,为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增光添彩。 附件一: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读者评选表格 附件二:福州市三坊七巷“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申报材料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二○○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读者评选表格 (排名不分先后) 编号 街道名称 读者意见 001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大街 036 山西省平遥县南大街 018 北京市国子监街 050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路 053 山东省青岛市八大关 013 江苏省高淳县高淳老街 031 陕西省太原市祁县晋商老街 065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老街 011 海南省海口市骑楼街(区) 04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央大街 033 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 002 甘肃省陇南市哈达铺上下老街 060 北京市烟袋斜街 027 山东省青州市昭德古街 051 福建省泉州市中山路 066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八廓街 请在初评出的16条街道(街区)(名单见上表)中选出10条您认为可以荣获“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的街道,并在所选街道后面的“读者意见”栏中画“√”。 投票方式: 1、请将此表格填写好后裁剪下来邮寄或传真给组委会(复印有效),组委会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15号中国文化报905室,邮编:100013,电话:010-4292485, 010传真:0102、电子邮件投票请发送至请发送至:mingjie905@yahoo.cn 3、短信投票:发送短信“105#序列号”至106691605,例如:要投“周村大街”“三坊七巷”“高淳老街”……则应编辑短信“105#001、033、013……”至106691605。 福州市三坊七巷 “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申报材料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以西,西、南至安泰河,东至八一七路,北临杨桥路。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575.25亩)。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建省福州市重要的标志之一,1999年国务院批复的《福州城市总体规划》即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2006年5月,三坊七巷一朱紫坊建筑群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福州三坊七巷基本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时期古建筑,涵盖了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建筑计159座,其中包括全国重点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挂牌保护单位8处,历史保护古建筑131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称“三坊七巷是全国留存至今最好的历史文化街区,拥有众多的唯一性”。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自从晋、唐代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于清至民国走向辉煌,见证了自中原人入闽以来福州城市发展,浓缩了福州城市文化变迁历史,也涌现出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代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如林则徐、沈葆桢、林旭、严复、林觉民、林纾、林徽因、冰心、卢隐、郁达夫、郭化若等。他们无论是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还是对洋务运动、变法维新乃至辛亥革命以来中国近代的政治、文化、思想、科技和军事的发展进程,均发挥了重要的乃至影响全局的作用。同时,众多才学兼优的良吏、能工巧匠及富商、实业家等萃聚于三坊七巷,如唐代著名学者黄璞,宋代理学家陈襄、诗人陈烈、国子监祭酒郑穆,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挂印总兵甘国宝,以及民国海军总长刘冠雄,海军司令杜锡珪、蓝建枢,海军将领陈季良,近代文化名人陈衍、何振岱,革命烈士翁良毓等人。此外,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还是闽台历史文化亲缘的见证,福州城市精神的集中代表以及闽学的发源地之一。 与三坊七巷相邻的南后街是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的中轴,是连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通道。沿街分布多处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保护建筑及老字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古旧书籍、裱褙、花灯等传统文化商业。明清时期,这里两侧曾聚集着书肆、刻坊、花灯、裱褙、铜器、笔庄、生漆、当铺等大小商店数百家。我国第一部外文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正是从南后街刊刻出版的。清末举人王国瑞有诗句描述南后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