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同世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大同世界.ppt

大同世界专题 本课程专题(进度) 本学期作业 任选1题,写成小论文形式,题目自拟,1500字左右。 1、请结合孔子对“仁”的论述,谈谈您对儒家文化中“仁”的学说的理解。 2、请结合儒家文化中的“三礼”,谈谈您对儒家礼制文化的理解。 3、比较分析《诗经》与荷马史诗的联系与区别。 4、比较分析中国文化中的“大同世界”与西方“理想国”的联系与区别。 要求: 1.作业第12周课堂交给组长。组长清点后交老师。 2.手写,作业纸封面装订,填写规范。(不接收打印版作业) 3.禁止抄袭,感想与评述为自己见解,有真情实意。 4.文章逻辑清晰,分析独到深刻。 引言 纵观中西方文化史,人类对社会理想的追寻与描绘层出不穷。在古代文化上,既有中国孔子提出的大同世界,也有西方柏拉图笔下的理想国,这是中西方最早的、较为完备的,对社会理想的阐述。 两种社会理想的模型一经提出,后人不断演绎与延伸,譬如,中国有桃花源,西方有阿瓦隆、黄金国等等。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进一步加深,人们对理想之乡的建构更加斑斓多彩,先后出现了西方的《乌托邦》、《太阳城》、《基督城》三颗空想社会主义明珠,中国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等。 学习内容 大同世界出处 大同世界的基本特征(重难点) “大同”在后世的延伸与演变 思考大同世界与和谐社会的联系 大同世界出自《礼记》名篇《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运》第一段 大同世界视频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 “大道”之年指的是五帝时期,大道指的是五帝时期的治理之道。 五帝:黄帝、颛顼、喾、尧、舜。五帝时期,当其时,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不传子。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三代之英:夏商周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一流的人物)。 大同世界基本特征: 1.大同世界代表儒家的最高理想,其特征是“天下为公”。 “大同”乃大道实行的年代,天下为人民所公有,货不必藏于己,力不必为己。贤能的人则可推选当领袖,社会不存在政权的统治和权力的倾轧。 反映了农民小生产者对于远古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原始共产社会的向往。 2.“人”是大同世界的基点和核心。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理想的社会关注到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各司其职,各尽其才,并且人的存在状态并非孤立,而是载有多重道德责任的共生形态。最终,在这个理想的社会形态之下,家是个人的放大,社会又与家同构,普天之下有长幼之分而无等级之别。 这说明我国古代文化中早已闪烁着人文主义光彩。 3.大同世界推行社会集体道德,重德治。 “选贤与能”,“贤”在先,“能”在后; “讲信修睦、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其核心思想为“仁”,主张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力量,强调每一个人在伦理关系中应尽道德的义务,不同社会角色的人如能彼此间保持“仁”,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共同劳动、共享财富,整个社会将会稳定有序、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君王的统治与之相比显得没那么重要。 4. 倾向于大国而治,推行大规模的整体治理。这是中华文化包容性与讲究统一的体现。 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应当增厚美德,像地一样厚重广阔,容载万物。君子的品质上升到民族精神,一样应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 中华民族讲究统一性,《山海经·海内经》:“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九州乃泛指,寓意中华民族统一兴旺。 在包容性与统一性文化的影响下,孔子提出的大同世界,实施大规模的整体治理,天下为公,没有边界,家国同构。近代梁启超更甚,提出了“无国家”之观念,全世界置一个总政府,分若干区域。 大同世界合唱 “大同” “小康”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早已对人类的理想生存状态,做了精辟的总结。 然而,《礼运》中孔子喟然长叹,随着家庭、私有制、世袭制、国家和战争的出现,“天下为公”不再存在,已进入“天下为家”的时代——小康社会。 “小康”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文档评论(0)

zhaoj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