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3内错尾巷掘进作业规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803内错尾巷掘进作业规程.doc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概述 一、巷道名称、位置及相邻关系 本规程施工巷道为9803内错尾巷,巷道北面为9#煤八采区轨道巷,南面为9803工作面切巷,西面为9803尾巷、9802进风,东面为9803走向高抽巷、9803工作面进风顺槽、9804尾巷,下部为9803工作面。 二、巷道用途 9803内错尾巷主要用于解决9803工作面采煤期间邻近层瓦斯的问题。 三、巷道类别和性质 9803内错尾巷为工作面回采巷道。 该巷从开口到底板距9#煤层顶板间距达到5米(设计层位)所掘进的巷道基本为全岩巷道。 四、硐室布置 (一)躲避硐 9803内错尾巷,躲避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位置,躲避硐规格:2m×2m×2m。 (二)信号硐 车场处的信号设施必须安设在信号硐(躲避硐)门口或牵引区以外的安全位置,方便信号工操作的安全位置,不得设置在绞车牵引区内。信号硐规格:2m×2m×2m。 (三)绞车硐 根据需要,巷道开口处安设绞车时,如与轨道达不到安全距离,必须施工绞车硐。绞车硐规格:3m×3m×2m。 (四)配件库 配件库开口位置:开口处往南约15米,配件库规格: 4.0m×3m×2.8m (五)做药硐室 根据需要,岩巷巷道每200米需施工一个做药硐室。做药硐室规格:2m×2m×2m。 五、设计施工长度和服务年限 9803内错尾巷设计施工长度约为1330米(平距)。(注:巷道施工长度为约数,准确数以地测部通知为准) 服务年限:1年 预计开工时间:2014年3月10日 预计竣工时间:2015年3月10日 六、中腰线的标定方法及要求 1)地测部门巷道设计标定中腰线。 2)标定巷道中线为正中线,以便于施工队组掌握。 3)掘进时使用激光指向仪,地测部每50米负责校正一次。 4)有关开口、停掘、拐弯、贯通等数据地测部要提前通知施工队组。 5)中线点位置要尽量选择在巷道中心线和顶板完整的地段,施工队组要严格按线施工,若发现中线点变动,应及时通知地测部修正,严禁私自处理 七、巷道平面布置 巷道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一。 第二节 编写依据 一、经过审批的设计及批准时间 本次所掘巷道施工依据是《9803工作面设计图》。批准时间为2013年10月19日。 二、地质说明书 本次所掘巷道地质资料的依据是《9803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2011年3月10日。 三、《煤矿安全规程》、《井巷掘进作业规程》及公司有关规定。 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水文地质概况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北部位于寺儿沟沟谷上游地带的东侧,南部位于闫庄村庄的北部,东沟沟谷地带以北,石人沟以西,以黄土丘陵地貌为主,“U”型冲沟发育,有少量基岩裸露。有部分果林、树林。 东部为9804工作面(已采),南部为闫庄村庄保护煤柱,西部为9802工作面(正采),北为八采区系统大巷。 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岩层赋存特征 9803内错尾巷布置区为9#煤层直接顶,岩性为灰色砂质泥岩,性脆、断口棱角状,含砂量上多下少,顶部含细砂岩条带。 二、9#煤层顶底板情况 老顶:灰色细砂岩(K7),平均厚度6.34m,以石英为主,分选不好,磨圆较差,颗粒向下渐细。 直接顶: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互层,平均厚度8.03m,上部为砂质泥岩,下部为泥岩。 伪顶:黑色泥岩,平均厚度1.47m,质均一,破碎易垮落。 直接底:深灰色砂质泥岩,平均厚度13.29m,层面含煤屑,含植物化石,泥岩质均一。 老底:深灰色石灰岩(K4),平均厚度2.1m,质纯,含贝壳及海百合茎动物化石,裂隙发育,被方解石脉充填。 综合柱状图详见附图二 三、影响掘进的其它地质因素 瓦斯:根据通风资料瓦斯绝对涌出量预计为m3/min。煤尘:自燃: 地温: m,另据井下实际开采情况,未发现地温异常,属地温正常区。 第三节 地质构造 本面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煤层倾角一般为3~11°,平均5°。中部次生次一级的一小型向斜构造和一小型背斜构造,向背斜轴部及其两翼应力集中有可能发育断裂构造。据邻近巷道及三维地震资料,工作面发育四条正断层和四个陷落柱。 第一条断层位于距轨道巷104米处,落差4米,已揭露。 第二条断层位于距轨道巷1011米处,预计落差4.5米,为9803尾巷延伸断层。 第三条断层位于距轨道巷1080米处,预计落差2米,为9803尾巷延伸断层。 第四条断层位于距轨道巷1130米处,预计落差2米,为三维地震解释断层。 第一个陷落柱位于距轨道巷315米处,预计长度8米。 第二个陷落柱位于距轨道巷825米处,预计长度60米。 第三个陷落柱位于距轨道巷1155米处,预计长度30米。 第四个陷落柱位于距轨道巷1260米处,预计长度50米。 第四节 水文地质 本面地貌为黄土丘陵“U”型冲沟发育,主要沟谷有寺儿沟、东沟,属季节性河流。受沟谷水的补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