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政以德论语复习2010.12.ppt
* * 为政以德 第一课《为政以德》: 2·3章:【评析】?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12·9章:【评析】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14·5章: 【评析】孔子是道德主义者,他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终。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求是高考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4 (1)上述材料反映出孔子怎样的治国理想?(1分) (2)孔子对为政者自身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简要分析并就其中某一个方面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3分) 1)为政以德,讲究礼节(1分) (2)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 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 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君子的要求,他才可能为国家做事,才能做成大事。具体说来,要做到办事严肃认真、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百姓(2分)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1分) 冲刺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24.(1)如果从“义”与“利”两者的关系来解读这则文字,孔子的观点是什么?(1分) (2)你认同孔子的观点吗?请作简要评析。(3分) 24(1)重义轻利 (2)认同 文中的“信”即道德实践之一,孔子以道德为最高价值,认为道德是超越物质利益的,尤其是就为政之道而言。“信”之类的道德基础更为重要,因为它是政权建立和巩固起来的根本。 不认同 “重义轻利”观点将将“义”和“利”关系机械的对立起来,以致后世儒家讳言利、排斥利,造成了价值观上严重偏颇。重义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轻利,追求公利并非与“义”对立,追逐私利也不能一律排斥。 2010宁波十校 阅读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14·5) 24.⑴文中“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中的“若人”指谁?(1分) ????? ??????????????????????????????????????????????????????? ⑵根据孔子与南宫适的对话,概况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并加以评析。(3分) ?????????????????????????????????? 24.(1)南宫适 (2)政治主张:崇尚以德服人(答“为政以德”“德治”等亦可),反对以武力得天下(答“以力服人”“ 武力侵暴”亦可)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doc
- 中考文综模拟试卷1.doc
- 中考概括题分类解析.doc
- 中考模拟试题(B卷:掌握八年级第三、四单元).doc
-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2.doc
- 中考焦点话题之二.doc
- 中考物理必背99条知识点.doc
- 中考生物实验操作考试.doc
- 中考知识点讲评.doc
- 中考知识细目标(近6年汇总表).xls
- 第二课:电化学储能的组成与基本概念.docx
- 2025年与人工智能同行报告-英敏特.docx
- 2025年转型中的中国汽车产业对技能发展和职业培训的挑战研究报告-大众汽车中山大学.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不同质量单位的含义和关系》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常用的秤和常用的质量单位》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大家都来称一称》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分米和千米》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与数量关系(一)》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经过多长时间》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