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茶与文学艺术.pptVIP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很早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 他们发现了茶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从而找到了与茶的 天然契合点。茶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文思画意,也是他们的 精神寄托。通过饮茶,他们得到了一种生涯和心理上的愉悦 。他们饮茶、爱茶、识茶,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茶是沟通 天地万物的媒介,也是托物言志的方式。 第一节 茶画 唐代 唐代茶事大兴,绘画中也出现了不少以茶事为主 题的作品。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茶文化社会 生活中的形态和地位,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极为宝 贵的形象化资料。 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它记叙了唐监察御史萧翼设计 为唐太宗从辩才和尚手中赚取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 帖真迹的故事。 宋代 宋代有关茶事的作品较多,有反映碾茶工序的《 撵茶图》,反映宋代文士雅集的《文会图》,还有 描绘唐代人烹茶境界的《卢仝烹茶图》,最难得的 就是辽墓壁画。 赵佶的《文会图》—它展现了宋代文人雅集的典型场景 辽墓壁画—反映了茶事的场面 明代 明代文人画中以茶为题材的有《品茶图》,《惠 山茶会图》,《事茗图》,《停琴啜茗图》等。 文徽明的《惠山茶会图》—表现清明时节文徽明与好友 蔡羽、汤珍、王守、王宠等于惠山二泉亭下以茶雅集的场景 第二节 茶联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当茶进入百姓生活后,同样也被写进了对联。茶 联成为对联中别有情趣的一种,千百年来流传甚广 茶联常悬于茶馆,有招揽顾客的广告作用,旧时 的茶联也常见于人家的宅院、厅堂、书房。 第三节 茶诗 中国古代诗人留下了众多意味隽永的茶诗。 最早的茶诗,要数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娇女诗》 。历史上茶诗写的最多的是南宋诗人陆游,写得最 长的是北宋诗人苏东坡的《寄周安儒茶》。 以烹茶、煎茶等茶事为题材的诗中,最叫人称道 的是苏轼的《汲江煎茶》,以品饮艺术为主要内容 的佳作是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第四节 茶歌 茶歌是由茶叶的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 来的一种文化现象,是我国茶叶生产和饮用成为社 会化生产和日常生活内容以后的产物。 茶歌的另一源头是民谣经文人整理、配曲再返回 民间的。 有些茶歌是茶工、茶农们在生产劳动中有感而发 创作的。 第五节 茶与民间传说 我国的名茶多赋予了美丽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 话和传说是历代茶人在事茶过程中不断地融进了自 己的情感色彩的艺术创造,反映了茶在前人心目中 的地位,并折射出茶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民俗这一 层面上激起的反响。 老竹大方 西湖龙井 黄山毛峰 铁观音 君山银针 碧螺春 白毫银针 太平猴魁 白牡丹 大红袍 茶文化 —茶与文学艺术 授课教师—林彩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