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生九宗罪.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九宗罪.doc

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九宗罪罪名一:生活腐化 追求档次,崇尚名牌;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外出上街,常坐出租车;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对他人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在一些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媚俗性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 罪名二:堕落傍款 “傍大款”在今天的中国女大学生嘴里,说起来不再那么时髦了。时下全国高校的美女群就是绑款族,越是名牌大学越是公开,越是校花美女越有可能。“傍大款”也不再是社会女青年的特许,随着商品狂潮的冲击,女大学生也毫不逊色的投入这一新兴的“第三产业”,她们以自己年轻的肉体作为资本,参与绑大款的行业。 罪名三:玩物丧志 “一起床就开始玩《传奇》、半夜了宿舍楼还在激烈地打CS……”日前,以“cs”(“反恐精英”的简称)、“传奇”为代表的网络游戏在大学校园中十分盛行,一些大学生甚至沉溺于网络游戏中,荒废了学业。 罪名四:寄生依赖 大学生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收入,维持高消费无疑要依赖父母,有钱就花,花完就要,花得心安理得,全不顾父母的窘迫。在糟蹋父母的辛苦钱、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时,从未想过脱离寄生后的日子只能靠自己。 罪名五:理性的侏儒 当今中国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三大能力:辨别真假、是非的判断能力,辨别善恶、好坏的道德能力,以及辨别美丑的审美能力。大学生不敢怀疑现实、尤其是权威,无条件相信报纸、电视、教科书,用所谓的“唯物辩证法”来对待现实中的经济混乱、政治腐败,以及一切污浊的社会现象。 罪名六:政治的冷漠与投机 一方面,大学生们表示自己厌恶现行政治,但同时,他们又不可避免、不顾廉耻地投靠现行政治。他们既不理解又不相信共产主义,但同时,为了各种实际利益,他们又踊跃参加党课学习,主动申请入党。面对中国的腐败潮流,大学生们并不痛心疾首,而一旦他们有机会,则决不放弃腐败的机会。 罪名七:学术精神的失落 他们睡懒觉、逃课、上网、打工、谈恋爱……但就是不肯认真读书。临到考试,他们便毫无羞耻地作弊,其作弊手段完全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至于学术论文,他们便四处剽窃、任意拼凑。他们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学术意识,一切为了混一个烫金毕业证,为了找一个出力不多、但报酬丰厚的工作,满足自己的高级物质生活享受。 罪名八:道德素质低下 当今中国大学生中鲜有雅皮士,而更多的是嬉皮、泼皮。他们行为放荡,毫无基本的道德感。不尊重老师,不尊重同学,不尊重自身。教师上课,他们自顾聊天、吃巧克力、听随身听、化妆、呼呼大睡、半搂半抱着谈情说爱、打手机,旁若无人。 罪名九:生理与心理缺憾 现在,大学里经常活动着的只有两种人:迷恋足球的男生,以及练健美操的女生。某校一位女生刚爬上八楼,就犯了心脏病,死在楼梯边,另一男生则死在运动会800米跑道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差,他们缺乏信仰,缺乏毅力,缺乏进取精神和承受力。稍有成绩,他们便趾高气扬,得意忘形;遭遇挫折,他们便斗志全无,灰心丧气。即便是失恋这类生活小事,他们也无法承受,或凶残报复,或痛不欲生。颓唐、堕落、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 在中国青年报5月25日报道了《“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调查》后, 5月26日,上海某高校一位博士研究生小唐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举报,他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在中国期刊网上发现一篇比“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还要牛的论文抄袭事件,除了“致谢”不一样外,两篇论文的标题、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内容、注释、参考文献一字不差(6月1日《中国青年报》)。 有网友曾在QQ上给我发过来两篇文章,让我鉴定一下那是不是抄袭,并义愤填膺地说这种抄袭的文章居然上了某大型门户网站的评论头条,亏他以前还以上头条为荣云云。我瞄了一眼那两篇文章,回答他说,不管谁抄袭谁,这篇文章都没有任何价值,因此争论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义。就像一个人在外面捡了一堆垃圾,而另一个人跳出来说这堆垃圾是自己的财产,另一个人的行为是“偷窃”。如果有法官跑过来,一本正经地来分析或裁断此案中到底是否存在“偷窃”行为,那才真叫滑天下之大稽也。 凡“地球人都知道”,抄袭在中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媒体也真是少见多怪,竟然把这事当成新闻来报道,并把自己抬到了法官的位置上,也算是够荒唐的了。由于宕子没有读过这篇比“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还要牛的被抄袭的论文,不好说这篇论文里到底有多少创见,或者什么创见都没有。但是,以宕子浏览“中国期刊网”的经验来看,在其收录的各种学术期刊所发表的社会科学论文(自然科学宕子不懂,留待各位方家去判断罢)中,真正有价值、有见地的能有千分之一也就很不错了,剩下的大可以全部扔进垃圾桶里去——在此意义上,“中国期刊网”不过是一个垃圾论文回收站罢了。除掉那有价值的千分之一以后,在剩下的那千分之九百九十九几乎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