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树荣 稻盛哲学的思想坐标与文化土壤.pdfVIP

葛树荣 稻盛哲学的思想坐标与文化土壤.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葛树荣 稻盛哲学的思想坐标与文化土壤.pdf

葛树荣 稻盛哲学的思想坐标与文化土壤 2014 年05 月11 日 16:51 《全球商业经典》杂志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过去十年,德鲁克武装了中国企业家的头脑;未来十年,稻盛将充实中国企业家的灵魂”。 时下,稻盛哲学在中国企业界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入,恰好验证了白立新博士的断言:“过去十年,德鲁克 武装了中国企业家的头脑;未来十年,稻盛将充实中国企业家的灵魂”。 我们正处在一个回归大道的时代,一个呼唤正能量的时代。稻盛哲学来自其亲历体证,因而具备“实践性”, 它朴素直白,而具有“简朴性” ,它拿来能用,而具备“实用性”。我们只要做,就行了。似乎进行理论研究 有些多余。 理通法随。当我们追溯稻盛哲学的源流,发现其思想坐标和文化土壤之后,就会豁然开朗于稻盛哲学的来 龙去脉。我们就能够更加系统深入地领悟其思想精髓,得其心法并更自觉地付诸实践。此时,稻盛,变为一个符 号,昭示出日本及日本企业家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吸收与运用模式。反过来,有助于我们思考立足现代复兴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以及企业界如何传承和践行我们的优秀文化。 日本文化与日本人的特性 理解稻盛哲学,首先要了解日本文化与日本人的特性。“实用”、“习和”及“两极”是日本文化突出的 三大特性。 (1)实用性:从圣德太子到安冈正笃,再到稻盛,他们学习中国文化,是为了使用和解决问题, 将其中玄 妙深奥内容忽略,重新加工提炼,以便使用。 圣德太子吸收儒佛制定《宪法十七条》是为了解决治国理念;安 冈正笃之阳明学则提出了其“人物学”,以提高领导者素养和做人修养;而稻盛的“提高心性,拓展经营”,也 是落脚在实践上。有关特性,在后续内容中会充分展现。 (2)“习和性”:“习和”,就是学习与融合。日本立足本土,广泛学习中国、荷兰、欧美的文化与科技, 最后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例如,日本一个时期的文化,由中国的“唐风”,变为日本的“国风”。茶入日本则 产生日式“茶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日语就是“习和”的产物。日语以汉字为基础,产生假名、又加上罗马 字,就具备了拼音文字的特性并可以直接引进英文,进而成为日本西化的工具。而稻盛哲学也是东西方各种知识 与智慧汇通融合的结果。 (3)“两极性”:与中国的中庸相比,日本文化则具备两极性。这既是日本文化的特性,又是日本人的特 性。正如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指出的: “尚礼又好斗、喜新又顽固、顺从又不驯……”稻盛本人也是 如此,比如他的性格中同时拥有西乡隆盛的温和与大久保利通的严厉,并指出这是有效领导者必备的特质。 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因素,也造就了日本人的独特性格:重视非物质资源(精神)、坚忍执着、单纯率 真。这些特性,在稻盛本人及其哲学中表现充分。 (1)重视非物质资源(精神):“燃烧的斗魂”、“心想事成”、“有意注意”,稻盛哲学中充满了对精 神力量的重视。 (2)坚忍执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成功决不罢休”、“在赛台的正中交锋”,这些口号 式的理念,在京瓷不绝于耳。 (3)单纯率真:“以纯真之心,行走人生之路”、“以纯洁的心情描绘愿望”、“拥有纯朴的心性”,这 些言辞,洋溢于稻盛的著作中。 日本文化的基本格局 公元四世纪(一说为公元285 年),应神天皇邀请百济五经博士王仁赴日,并带去《论语》、《千字文》。 随后汉字成为日本官方书面文字。以汉字为基础,日本有了文字,《论语》也成了日本文化的底蕴基石。至圣德 太子主政时代,日本全面引进、学习中国文化。 他以《论语》为基础,习和秦汉六朝诸子百家及佛经,编制出 《十七条宪法》。全文八百九十五字。第一条:以和为贵,无忤为宗;第二条:“笃敬三宝”(佛法僧)……他 本人也成为汇通儒佛第一人,并在日本固有的神道教基础上,奠定了“神、儒、佛”三位一体的日本文化格局, 成为日本文化元祖。在此架构上,历代日本思想家添砖加瓦,成就了日本文化,也形成了稻盛哲学的土壤条件及 其文化原型。 奠基日本商业精神的三位思想家 德川时代,是日本历史承上启下的时代,也被称为“前现代化”时代。缔造日本商业精神的三位思想家也 应运而生。他们是铃木正三、石田梅岩和二宫尊德。 (1)铃木正三:武士和禅僧出身,著有《四民日用》。他认为“劳动本身就是佛行”、“世法为佛法”、 “任何职业皆为佛行”,“农人、匠人、商人的工作本身皆可为佛行”,“佛行之外并无成佛之道”。其“职业 即佛行”的职分论思想,奠定了江户商人经济行为的精神基

文档评论(0)

hdhca08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