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0卷第3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I.20No.3
2009年6月 ScienceSection Jun.2009
JournalSocial
TongjiUniversity
从三代江海关署的更替看近代卜海建筑的国际性
钱宗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摘 要:上海外滩的海关从1857年建立之后经历了两次重建,从表面上看只是建筑体量和建筑形态发生
了变化,但实际上却反映了上海建筑走出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师的设计理念、社会的
价值取向和公众的审美趣味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将这种变化解释为中国近代开放城市中的公共建筑从
民族性走向国际性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海关;建筑更替;上海外潍;国际性
中图分类号:TU一0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9)03—0036—05
上海外滩的海关大楼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 史上遭到怎样的贬抑,在当时终究还是堪与外滩
和独特的建筑造型闻名全国乃至海外,这幢全国 英国领事馆的西式官邸比肩而立的中式官衙,在
当时外滩耸立起来的建筑群中也堪称是最显赫
重点文物保护建筑于1928年1月1日正式启用
至今已届80年,它的前身分别是1857年建成的的建筑之一。
第一代江海关署和1893年重建的第二代江海关
署,三代建筑累计已有150余年的历史。考察这
一个案,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着诸多的文化信码,
可以用来诠释上海近代建筑的国际性。
外滩第一代江海关署落成于1857年,曾被
海关雇佣的洋员揶揄为“古庙式”建筑(见图1),
笔者觉得如果真的要给其风格下一定义的话,称
其为“衙署式”倒更能符合它的形态特征。这跟
决定要把新设立的“洋关”①采用中国清代官衙建
筑形态的决策者、身兼江海关监督的上海道台⑦
的心态也更为贴近些。因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
图l 外滩第一代江海关建筑
下,一方面是包括清政府军事要地在内的外滩土
地。居然也无奈地被划入了外国租界!另一方 再来看看这幢两层歇山顶的房子,外观虽为
面,一幢尚可称得上巍峨宏敞的中式关署,能居 清代江南官衙样式,但在房顶上建起的一个硕大
中而立于外滩建筑群之林,这既是第一次鸦片战 老虎窗则又完全是功能性的,这个突破了中式建
争以后中英之间的国力尚处于相持态势的写照, 筑营造法则的设计可用来监测黄浦江上船只的
同时也不能否认其间还包含着清政府官员在外 动静。后来海关又在左右增建了两翼,为御寒,
交上付出的心力。所以这第一幢关署,无论在历 内部又建造了西式的壁炉,我们从屋顶上烟囱的
收稿日期:2009一05—05
作者简介:钱宗灏(1954一).男,上海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①上海早在清康熙年阃就设立了。江海大关”,鸦片战争后为适应中外通商的需要又另设立。洋关”,“专司番舶课税
事宜”,因位置在“江海大关”迄北。故又称“江海北关”。
②道台为清代地方官职,上海道台全称“苏松太兵备道”,为上海地区最高军政长官。
③位于外滩北端的李家场那里原来有座炮台,还有一座兵工厂。
万方数据
第3期 钱宗灏:从三代江海关署的更替看近代上海建筑的国际性 37
作法已经可以看出完全是西式的了;不仅如此, 1891年,第一代外滩关署因破旧、不敷使用
其两侧的窗洞也采用了尖券的造型,而这在传统 而拆除,海关方面聘请了英国建筑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