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原陈列中的建筑艺术鉴赏
朱果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部 重庆市渝中区 400043
摘要:复原陈列是博物馆陈列的重要手段,而建筑艺术本身就是一个优秀陈
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中国古代构建筑物的部分艺术形式及部分古建的
艺术细节,分析了中华文明中建筑艺术的主要存在形式。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建筑技术与艺术鉴赏
Abstract: the restoration ofthe museum display is animportant means, and architecture art
itselfisanoutstanding display importantcomponent.Thispaperprobesinto theconstructionof
the building of Chinese ancient artform and part ofthe art ofthe lachlan Macquariedetails,
analysis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building the majorformsof art.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Building technology and artappreciation
中图分类号:K8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辅助展
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而成的,进行直观教育、传播文化科
学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的展品群体。”复原陈列,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的重要手段。
在复原陈列中,最重要的课题是将文物内涵与多种艺术形式有机结合,以复原的
方法实现展览所需的空间感觉,再现当时历史状态。对于不了解展览内容,不熟
悉文物内涵的参观者来说,接触到复原陈列,基本上会首先从构建筑物的空间艺
术入手,因为没有人是离开建筑空间生活的。
在所有的复原陈列中,除开那些特殊文物价值的建筑以外,最让人感兴趣的
和最值得鉴赏的是那些拥有悠久历史、精妙技艺以及优美艺术表现手法的古代建
筑。中国古建筑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曾有过秦汉、
盛唐、明清三次历史发展高潮,经历了数千年的历练、实践、发展,形成了一个
包括思想、制度和物质遗存在内的科学体系。中国古建筑文化留给我们每一个中
国人的,是历史、是文化、是传统、是自信、是骄傲。中国历史上的儒学、释学、
道学对中国古建筑文化有着长期的和深刻的影响,并在中国古建筑实践中得到充
分的表现,形成了丰富的建筑形式和风格。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古建
筑文化独树于世界建筑文化之林。我们有以广西为代表的岭南建筑,以安徽为代
表的徽派建筑,以苏州为代表的园林建筑,以北京为代表的宫廷建筑,还有蒙古
族、藏族、壮族、回族等几十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建筑,她们共同形成了具有
鲜明特色的中国古建筑文化,其中的木结构体系、建筑形式、建筑装饰、城郭形
式等都是中国古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元素,为今天中国城乡建设的迅速发展,为
城市规划、住房建设、环境设计等提供着丰富的营养和有益的借鉴。因此,本文
主要针对中国古代构建筑物鉴赏进行展开。
在古罗马有一个传说,有人用琴声便使一堆零散的建筑材料按照音乐的节奏
和旋律在广场有序地排列组合成了一座宏伟、崇高的建筑。一曲终了,优美的节
奏和旋律永久性地凝固在这座建筑物上,并化作黄金的比例和神韵。于是便有了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说。
我国已有29处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
100
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大遗产国。还有 多个项目被列入遗产预备清单
中,居全世界首位,已经成为遗产大国。古建筑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待文物古
建筑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然而目前的现实是,以山西为例,共有木制结
构古建筑18118处,宋、元以前的地上木结构古建筑占全国的72.6%,其中国家
级文物保护单位(国保)有119处,但在古建的保护上,我国其实应该算是刚起
步,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天朝上国的思想加上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自河
姆渡文明时期便采用的榫卯干阑式建筑得以流传如此久远,也使得和世界其他古
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