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5.1《生命宝贵》学案(粤教版七年级下).docVIP

思想品德:5.1《生命宝贵》学案(粤教版七年级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1生命宝贵 学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神奇的生命世界,欣赏生命的奥妙,感受生命之美;认识世界万物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建立起对生命的责任意识,从小养成欣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达到与他人、社会、自然的良好互动关系。 2.能力: 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学会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3.知识: 了解生命世界的美丽与神奇,欣赏生命的奥妙,感受生命之美。 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二、教学重点: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三、教学难点:认识生命在于关爱,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四、教学方法:情景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五:主要观点: 1、为什么要珍爱生命?――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①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人的生命是独特的,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只能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②人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也是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③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我们能够做许许多多有益的事,我们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能够为他人减轻痛苦,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这就是我们生命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2、如何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①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 ③善待其他生命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是独特的,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只能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珍惜自己的生命呢?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呢? 三、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1、为什么要珍爱生命?――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情境体验:《生命需要坚强勇敢》(P3) 结合事例谈谈:为什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生命? ①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人的生命是独特的,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只能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来源:学+科+网] [来源:Zxxk.Com]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环境。 (2)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面对生理和心理的病患、人生的挑战,决不屈服,要满怀斗志,展现生命的光辉。 (一)故事:《生与死的抉择》 巴尼·罗伯格是美国缅因州的一个伐木工人。一天早晨他照常去森林里伐木,就在他用电锯将一棵粗大的松树锯倒时,树干反弹回来重重地压在他的右腿上。剧烈的疼痛使他觉得眼前一片漆黑。他努力地保持着清醒,并试图把腿抽回来,可树太重了,腿抽不回来。于是,他拿起身边的斧子,狠命地朝树干砍去,砍了三四下后,斧柄断了。他又拿起电锯开始锯树,但他很快发现一个很糟糕的情况:倒下的松树呈现45度角,巨大的压力随时会把锯条卡住,如果电锯出了故障,这里又人迹罕至,时间一长,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要保全生命,惟一可行的办法:自行截肢。 思考:(1)当这位伐木工人遇到生死攸关的时候,你知道他后来怎样做的吗?   (2)假如当你们在生命攸关的时刻,你们能果断地选择求生吗? 小结:一个真正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遇到多大的挫折,都是不会放弃生的希望的。 (二)事例一:17岁的郑东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庆市的某重点中学。当他到学校报到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被眼前的这位新同学感动了:郑东9岁那年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臂,然而在强烈的求知愿望驱使下,在父母的鼓励下,他炼就了用双脚写字的本领。经过4年的刻苦学习,郑东顺利地考上了当地有名的高中。 事例二:何强是个不幸的孩子,三岁时一场疾病使他双腿瘫痪,小小年纪就只能坐在轮椅上。看到其他孩子奔跑、蹦跳的高兴情景,他只能暗自伤心流泪。随着年龄的增长,何强对自己的残疾越来越敏感了,他的脾气很坏,对周围的人充满了敌意和怨恨。他埋怨命运的不公,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是不可能得到幸福了。 想一想:这两个人是怎么对待残缺的生命? 小结:人的一生中不如意的事情很多很多,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生命。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人就应该敢于悦纳人生中所发生的种种不如意甚至是不幸事件,勇敢地面对。 然而,有些人遇到生活中的“不如意”就轻易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之花过早地凋谢了。 资料:某中学的学生寝室发生盗窃案,15岁的初中生小张被视为“重点嫌疑人之一”。为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小张留下遗书,在寝室卫生间割腕,自杀未遂。 据中新网新闻调查显示,现在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在死亡原因中已上升到第五位。[来源:Zxxk.Com] 提问:当遇到一只瘸脚小猫孤苦伶仃地卧在路边,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略)。“无论……都应以珍爱之心去对待,去呵护”(P6,划线) 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