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①
少数民族对古代敦煌文化的贡献
杨富学
(敦煌研究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 :敦煌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 ,不同民族在这里或游牧 ,或农耕 ,或农牧兼营 ,共
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敦煌文明 ,敦煌石窟艺术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文献对此都有具体
的反映 。本文首先从探讨 “敦煌 ”与 “莫高窟 ”的名与义入手 ,论述古代少数民族对敦煌文化的
(
贡献 ,接着分别对敦煌历史上活动时间长 、文化遗产保留多而且影响比较大的几个民族 月
)
氏、吐蕃 、粟特 、回鹘 、西夏等 的历史文化贡献进行了钩稽 ,并论述了敦煌少数民族在中西文
化交流史上的能动作用 。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历史 文化 敦煌
中图分类号 : K281/2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1 - 6252 (2005) 02 - 0085 - 15
( )
历史上的敦煌 包括今安西县 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 自古以来即被称作各民族经济 、
( )
文化交融的大都会 。早在战国之前 ,这里就先后定居过火烧沟人 羌 、塞种 、允戎等多种部
( )
族 。战国秦汉之际 ,这里又有月氏 大月氏、小月氏 、乌孙和匈奴等入居 。汉代以后 ,相继又
( ) ( ) ( )
有汉 、鲜卑 、退浑 吐浑 、吐谷浑 、阿柴 、粟特 昭武九姓 、吐蕃 、嗢末 、苏毗 孙波 等繁衍生息
于这里 。840年 ,漠北回鹘汗国灭亡 ,部众西迁 ,引起了西北地区的民族大迁徙运动 。于是 , 回
( ) ( ) ( )
纥 回鹘 、龙家 龙部落 、肃州家 、南山、仲云 众云 、众熨 、种 等相继登上了敦煌的历史大
( ) ( ) ( )
舞台。再后 ,又有鞑靼 黄头鞑靼 、党项 西夏 、蒙古及黄头回纥 裕固族 等民族跃马挥鞭
于这块热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诸民族间既有你死我活的利益冲突与争斗 ,也有和睦共
处 、友好往来的融融岁月 ,尤以后者为主 ,构成了历史上敦煌民族关系的主旋律 。各民族在这
里或游牧 ,或农耕 ,或农牧兼营 , 以不同的方式开发建设着祖国的边疆 ,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
古代敦煌文明 ,这在今存于世的敦煌石窟艺术和见藏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敦煌文献中都有
具体的反映 , 中外史乘也不绝于书 。
收稿 日期 : 2004 - 12 - 03
( )
作者简介 :杨富学 1965 - ,男 ,河南邓州人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 ,兰州大学敦煌学博士 ,
北京大学东方学博士后 ,主要从事敦煌西域出土回鹘文文献及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 。
·85 ·
( )
敦煌学辑刊 2005年第 2 期 总第 48期
今敦煌地区现存的 500余个洞窟中 ,除了汉人政权时代开凿的 300余窟外 ,少数民族政权
时代所开的洞窟也有 170余个 ,约占洞窟总数的 1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