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教案--高二语文《桂枝香》教案2012.12.09.docVIP

精编教案--高二语文《桂枝香》教案2012.12.09.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肥城市第三中学语文教案 《桂枝香》 使用时间2013-02-28 制作人:郭勇 审核人:赵芳 郭启超 刘华 韩书莹 《桂枝香·金陵怀古》 【教学目标】 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整体感受诗歌意境,体味文本的丰富意蕴。 3.学习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整体感受诗歌意境,体味文本的丰富意蕴。 【教学难点】 学习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培养审美能力。 【情境导入】 有这样一座古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号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先后定都于此。它就是金陵(现在的南京)。岁月沧桑,它见证了太多的风云变幻。这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文人,才气纵横,诗、词、文俱佳,身居“唐宋八大家”之列,名传千古;他也是政治家,怀揣强国之梦,书写了北宋历史上变法图强的亮丽风景。他就是王安石。仕途沉浮,他经历了太多的人世变迁。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当金陵遇到王安石,当王安石遇到金陵,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次伟大的相遇吧。 【精讲点拨】  1、作者登高远眺看到了哪些画面? 明确: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斜晖、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请同学们研究、解析下阕中的两个典故。 明确: 台城曲 杜牧 整整复斜斜,随旗簇晚沙。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王颁兵势急,鼓下坐蛮奴。 潋滟倪塘水,叉牙出骨须。干芦一炬火,回首是平芜。 (据历史记载,隋朝大将韩擒虎带兵灭陈,当隋兵打到陈的都城金陵朱雀门外时,陈叔宝和他的宠妃张丽华却还在结绮阁楼上寻欢逐乐,乐队还奏着被后世称为亡国之音的《玉树后庭花》。城破以后,陈叔宝被俘,张丽华被杀,这段历史,唐朝诗人杜牧曾在《台城曲》中讽刺说:“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王安石写的“门外楼头”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陈叔宝写过一首《玉树后庭花》(简称《后庭花》或《后庭》),古人把它看做亡国之音。杜牧在《泊秦淮》诗中曾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王安石和杜牧的感慨,表面上是叹息歌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却是谴责那些沉醉于歌舞,过着豪华生活的人,含义曲折,耐人寻味) 【当堂达标】 请谈一谈对“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的理解。 “六朝旧事随流水”是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作者借大江东去写他对人世变化的深沉感慨。“但寒烟衰草凝绿”,“但”,在这儿是只有的意思。“烟”,指云雾一类水气。“凝绿”,形容草色不鲜活。这种凄凉的秋色,反映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情绪。 2、体会一下,《金陵怀古》表现了诗人的那些情感? (1)前三句“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所念者,是揭露以金陵建都的六朝统治者,利用江南秀丽山川,豪华竞逐,荒淫误国。 (2)“千古凭高”二句则是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 (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显然流露出作者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反思·提升】 1、总结怀古诗的特点 (1)怀古实为伤今 (2)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 (3)上片多为写景,下片多为抒情议论 (4)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 (5)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拓展·延伸】 (一)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它同范仲淹的《

文档评论(0)

jiangc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