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思品综合训练题.doc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思品综合训练题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70分)
1. 小红和同班同学小白有矛盾,小红根据小白长得胖胖的,取笑她为“肥猪”,并在班上经常有意无意地大声叫其绰号,引起同学发笑,小白一怒之下打了小红一巴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红侵犯了小白的人格尊严权 ②小白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公民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小红侵犯了小白的名誉权和肖像权 ④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犯时,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A. ①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初二级学生小姚带手机回学校,上完体育课后,发现藏在书包里的钱包不见了。他怀疑是同学刘某偷了,在晚修下课后伙同自己的表哥和几个好朋友强行对刘某进行搜身。对小姚的做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小姚的做法侵犯了刘某的财产所有权
B.假如刘某真的偷了钱包,小姚的做法就是正确的,否则是错误的
C.小姚的做法侵犯了刘某的人身自由权
D.小姚是用正确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生产、学习、生活的便利,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各种社会、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负面影响。个人隐私的泄露问题是科技发展带来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保护个人隐私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关于隐私权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能公开公民的任何事情 ②个人隐私权属于公民的权利,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③个人隐私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④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绝不能对任何人说出自己心中的秘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③ D.②③
4.2006年8月份,赵C到派出所换发第二代身份证时,民警告诉他,名字里不能有“C”字,要改名。尔后,公安局户籍科也告之,“赵C”录入不了公安部户籍网序。2007年7月6日,赵C向公安局提出申请,要求继续使用“赵C”一名。但是,结果还是“不可以,要改名”。为了维护自己的姓名权,2008年1月赵C将公安局告上法庭。关于姓名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姓名是国家、社会、组织授予公民的一种称号
B.姓名是区别于其他公民的称号,一般不包括曾用名、笔名等
C.公民无权变更自己的姓名,必须得到人民法院的批准
D.公民享有姓名权,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5.当我们遇到社会上损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或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时要敢于斗争,但对初中生来说,我们不提倡( )
A.与歹徒英勇搏斗,敢于硬碰硬 B.打“110”报警
C.向附近的家长、老师、公安部门求救 D.冷静机智,寻求良方
6.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
①记者将某中学生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拍摄下来后在报刊上曝光 ②某食品公司与某影星合约到期后仍然使用其肖像做广告 ③李某在赵某的QQ空间偷拿了一张照片,利用技术对照片进行涂损并写上一些侮辱性的话放在网上 ④一影楼见7岁的小李所照的照片效果不错,未经其家长同意,即贴在门口橱窗吸引顾客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亚里士多德说:“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
①青少年应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②青少年应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③国家应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④国家应该重点发展成人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自2007年春开始到2008年秋,我国逐步免除全国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一做法更好地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 ②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③体现了义务教育公益性的显著特点 ④说明每一位学生都能很好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从2008年起,顺德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对个别优质学校采取电脑派位。撤销原有区属初中及镇(街道)属重点初中,学校不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这种做法 ( )
①有利于保护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②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③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④为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提供了有效的物质保障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10、2010年8月14日,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人民法院对湖南省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