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
——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2012.6.22~25·成都)论文集
生态保护与我国防灾减灾法律体系研究
李艳岩 康婉莹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哈尔滨150080 )
摘要:防灾减灾与生态保护存在着密切联系。通过运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防灾减灾与生
态保护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探讨我国防灾减灾法律体系的完善策略。研究表明,防灾减灾是生态保护的
组成部分,我国防灾减灾法律体系的完善应当以生态保护为基本原则,设立综合防灾减灾基本法,健全
防灾减灾相关法律。
关键词:生态保护;防灾减灾;法律体系
2012 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仅在 5 月,日本关东地区遭受龙卷风及雷电袭击,尼泊尔因
连日降雨发生山洪,印度尼西亚棉兰海潮引发洪灾,墨西哥新莱昂州及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遭龙卷
风袭击……在国内,江西省遂川县双桥乡遭受狂风、暴雨、冰雹袭击,广西天气“冰火两重天” ,
湖南因遭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共 369 个乡镇遭遇暴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发生雹洪灾害……灾害不
断发生,公众的注意力也从关注灾民救助、关注家园重建方面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为什么灾
害越来越频繁的发生?这与越来越恶劣的生态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如何才能有效的防灾
减灾?
一、生态保护与防灾减灾法
(一)生态保护
如果把世界看做一个整体,生物与环境就是组成这个世界的要素,他们之间并非独立存在:
一方面,环境作为生物存在的物质基础,与生物持续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
换,从而影响生物;另一方面,生物界的发展变化又对环境产生反作用,当作为生物种类之一的
①像这样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不断循环、不断交换的整体,
人类出现之后,这种反作用更为明显。
就是生态系统。同时,在生态系统内部,各个种群之间也呈现出动态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
部分生物的数量可能增加,但在另一段时期,这些生物的数量又可能减少,有的甚至被其他物种
取代。这样时快时慢、却始终处于平衡状态的变化,就是生态平衡。②
而生态保护,就是以生态系统为中心,将人类还原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中,将具有创造和
改造自然能力的人类的思想观念统一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系统之间具有共同关联性、协调一
致性和可持续性的认识上,从而使人类的行为符合地球生态平衡的规律,最终使生物与环境之间
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恢复应有状态,不受外界干扰。③
(二)防灾减灾法
灾害,是对人类和社会具有有害后果的事件和现象。面临灾害时,由国家、政府或者社会团
体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通过法律、政治、经济、教育等手段,运用人力、物力、资
金、信息完成灾害预测、组织防治及灾后重建的活动,就是防灾减灾。④那些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规定政府、团体及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以防止、减少和对抗灾害发生
的法律规范,就是防灾减灾法。
在现代应对灾害的过程中,法律手段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之一,贯穿灾害预防、组织防
治和灾后重建等各个环节。这些作为法律手段的防灾减灾法共同组成防灾减灾法律体系,充分保
证各环节工作顺利进行,最终实现防灾减灾,保证生态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三)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的关系
在过去的研究中,因研究面过于狭窄,学者们或将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分开看待,或认为生
态保护与防灾减灾仅在环境灾害的部分有所关联。然而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尽合理。
1、灾害是生态环境的必然存在
宇宙中,地球、月球按照其围绕太阳的固定轨道运行,因相对位置的改变致使引力场、磁场
① 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7 页.
② 汪劲.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9-10 页.
③ 汪劲.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1-12 页.
④ 朱晓宇.我国灾害防止法律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第 10 页.
中 国 环 境 资 源 法 学 研 究 会 1141
Environm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19 导数之凹凸反转问题(解析版).pdf VIP
- 混凝土筒仓仓壁及漏斗计算.xls VIP
- 2025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课标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2023导数通关专题19 导数之凹凸反转问题(原卷版)).docx VIP
- 河北省衡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算法设计与分析 课件 许瑾晨 第4--10章 分治法 --- 综合应用 .pptx
- 保时捷718Cayman汽车使用手册说明书pdf电子版下载.pdf
-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4《女性慢性盆腔痛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造价咨询服务投标方案-(投标文件).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