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蝌蚪找妈妈3教案 语文S版.doc

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蝌蚪找妈妈3教案 语文S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蝌蚪找妈妈3教案 语文S版.doc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蝌、蚪、池、甩”13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学习新部首:四点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独立认识生字,分析生字。 2.做到不懂就问,增强爱动物、爱科学的意识。 三、情感与态度 喜欢读有趣的科学童话,愿意去了解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青蛙、蝌蚪、乌龟的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1.猜谜 “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四条腿,丢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猜猜是什么? 2.结合猜谜语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3.电脑出示小蝌蚪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小蝌蚪要找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8课《小蝌蚪找妈妈》,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细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同桌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五角星表示奖励。 (3)再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重点听听生字的字音,大家进行评议,鼓励读得正确的同学,读书有进步的同学。 2.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 (2)四人小组进行学习,小组长带领组员做以下几件事情: A.让每名同学说说哪字不认识。 B.把不认识的汉字集中起来。 C.认识汉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 D.小组长指汉字,同学读,巩固记忆。 3.教师用电脑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卡片上的生字、词语 4.生字的识记 (1)本课中注意读准翘舌音“池、甩、食”,前鼻音“哪、短”,唇鼻音“迎”。 (2)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识记生字的方法。 如:熟字加偏旁 也——池 里——鲤 土——肚 熟字换偏旁 波——披 熟字比较 已——己 5.生字的巩固 (1)利用生字卡片巩固对生字的认读和记忆。以“开火车”的形式反复认读。 (2)用给生字找朋友的游戏方式,巩固识记生字。 (3)利用课后“词语花篮”,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词语补充在“词语花篮”内,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6.写字指导 “向”字先写外后写内,“肚”字注意写时左窄右宽,“哪”字“口”稍偏上,“黑”字笔画较多,要重点指导。笔顺是“竖、横折、点、点、横、横、竖、横、点、点、点、点”。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5)。 2.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筛选问题,每名组员说说自己的问题,组长带领大家把问题集中起来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四、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巩固 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察: 例如:看拼音写词语,听写词语,读句子,读课文…… 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 (2)思考本组集中的问题。 (3)在作业本上书写难字,然后进行自评。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中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三、情感与态度 1.通过多种方式的活动,如开火车、给生字找朋友、演课本剧等。 2.在通过自身练习后,懂得只有认真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2.借助插图,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二课时教学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理解文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准备】 电脑、图片、动画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提示:注意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 二、进入新课 1.整体感知。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他们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教师进行板书。(三次:鲤鱼、乌龟、青蛙) 2.细读课文 (1)学生看着图,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在找到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2)学生说一说,初读课文后知道些什么?想到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读小蝌蚪迎问鲤鱼,追问乌龟的段落时,让学生看课文插图主动发现小蝌蚪先后的变化。理解“迎”和“追”两个词,让学生自编自演“迎”和“追”的动作。 (4)读描写青蛙的儿句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