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先秦至魏晋养生家与养生文献略说.pdfVIP

皖北地区先秦至魏晋养生家与养生文献略说.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皖北地区先秦至魏晋养生家和养生文献略说 张雷1 (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合肥230038)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皖北地区先秦至魏晋时期的养生家和养生文献,迸‘步揭示了该地区养 生文献的内涵,从而集中展示了该地区的养生文化。 关键词:皖北养生文献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杂食 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踌。”有学者在论述养生方法之一的“导引”起 源地时指出,“rfl央”指战国时“楚国北部以及与楚相邻的宋国这‘范围之内。……今天的 行政区划上的河南北部、安徽西部、江苏北部,在历史上属于楚北部和宋国的地域。”1此说 有理,但我们认为今天的皖北地区包括淮北、毫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市都可归为 中央地区。历史上,皖北的太和县在战国时称钜阳,还一度成为楚国国都。而皖北的地区的 养生文化从古至今一直源远流长,养生家辈出,如管子、老子、华佗、陈抟等,养生文献也 同样丰富,如《管子》、《老子》、《淮南子》等,而属于皖北地区的毫州谯城区2011年又被 rfl国老年学学会评为“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本文试从皖北地区养生文化的源头来初步梳理 。‘卜.先秦至魏晋时期的养生家及其代表养生著作。 管子(?——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时齐国思想家,今安徽颍上人。管 子思想主张主要反映在后来稷下学派结集的《管子》一书,该书是研究管子养生思想的重要 著作。2在养生方而,《管子》认为“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故主张存精以养生,《管子·内 业》指出:“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此外,他又提出存精的具体方法,则“爱 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主张虚其欲以存精。《管子》还十分重视精神调 养,《管子·内业》中指出:“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忠。是故止怒莫 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保持乐观情绪,也是养生的 重要内容,而调节情绪则可用雅情怡兴的方法。《管子》还提出了起居有时、节制饮食、适 应四时等重要的养生原则。如《管子·形势解》云:“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 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累而寿命损”。3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前471年),战国时楚国思想家、哲学家。《史记·老子韩非 列传第三》载:“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姓李氏,名耳,字珊。”4按此记载,老子出生地, 存在河南鹿邑、安徽涡阳之争。有学者仔细梳理了两地之争历史、老子国别并结合相关文献 考证,认为老子故里即涡隧1县境内。。今又据涡阿]考古发掘的太清宫遗址、流星园九井、尹 子孤堆等资料6,我们认为老子涡阳人说可取。《史记》载“盖老子雨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 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可见老子也是善于养生而致长寿之人。其著作《老子》r‘书又 称《道德经》,也是。部重要的养生文献。老子养生观主要是:“道法自然”、“清静无为”、 “少私寡欲”。老子企图超越生命极限,达到“长生久视”,又强调要效法天地,以自然为法 则,不违背自然的规律。要像天地一样“致虚极,守静笃”,保持内心的清净,“见素抱朴, 目(12ⅥCZH278);安徽巾医药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日(yb201207). 作者简介:张雷(1980.),安徽阜阳人。讲师,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简帛医学文献研究和养生文化。 E-mail:zhanglei417417@163.c:om 127 少私寡欲”才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7该书对后世的养生思想产生了极大影响。 刘安(公元前179一前122),西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淮南子》又被 称为《淮南鸿烈》或《鸿烈》,刘安祖籍虽非皖人,但此书是其当淮南王时“与苏飞、李尚、 左吴、rrlrfl、雷被、毛被、伍被、晋吕等八人,及诸儒大山、小山之徒,共讲论道德,总统 仁义,而著此书。”(《淮南子注·叙》)8此书虽为多人合作完成,但刘安“为人好书”、 “辩博善为文辞”(《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9,作为召集人,这本书也大体上 反映出了他本人的思想。高诱言《淮南子》“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 也阐述了不少养生之道。提出了“德、静、虚、平、粹”的“五至”养生理论,即:“不忧 乐,德之至也;通而不变,静之至也:嗜欲不载,虚之至也;无所好憎,平之至也;不与物 散,粹之至也”(《淮南子·原道i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