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代公共园林的历史渊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公共园林的历史渊源 罗华莉1侯盟2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党群工作部 北京 1000912.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71 摘要:园林学界对我国古代是否存在公共园林一直存有争议,本文从公共园林的 定义、功能、形态、形制入手,结合史料,从历史研究角度证明古代确实存在公 共园林,且历史悠久。追溯公共园林的历史渊源,不仅能够补充和丰富本土古典 园林体系,也巩固了我国园林体系在世界上的地位。另外古代公共园林追求高文 化、低消耗的简朴生活,既能满足基本需要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对传承传统文化 与民族精神有着积极意义,符合生态文明精髓,对现下生态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 都将有一定推动作用。 关键词:古典园林;公共园林;公共性;生态文明 ThehistoryoriginontheChineseancientpublicgardens LUOHua-Li OfficeofPartyAffairs,ChineseAcademyofForestry,Beijing,100091,P.R.China Abstract:ThereisacontroversyoftheexistenceofpublicgardensinancientChina, thispaperstartfromthedefinition,function,andshapeofancientpublicgardens,then combiningwithhistoricaldata,finallyfindthehistoricalbasis,identifytheChinese ancientpublicgardens.Ononehand,thispapernotonlytosupplementandenrich Chineseancientgardenssystem,italsoreinforcesthepositionofChinesegarden systemintheworldstatus.Furthermore,theconfirmationofthestatusandvalueof Chineseancientpublicgardens,areveryhelpfulforpresentconstructionofmodem publicgardens,andalsoecologicalcivilization. Keywords:classicalgardens;publicgardens;public;ecologicalcivilization 根据有关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营建各式古典园林,但这些 园林仅属于上层社会内部私有财产,与整个城市的社会公共效益关联较少。从秦 汉上林苑、太液池,到隋唐东内苑、西内苑等,都是不对外开放的。“禁,如 禁苑、紫禁城,顾名思义,即不对外开放,老百姓只能在宫苑外欣赏高高的围墙, 许多平民、奴隶可能一生都没有进去游玩过。虽然西周王在其园囿有着与民同乐 的记载,实际上不过是皇帝允许人民进入其私园中进行割草采薪、捕鸡捉兔等生 活资料的采集劳作,谈不上休闲娱乐可言。 诚然,古代园林无论是皇家园林,抑或是私家园林,大都是供帝王、封建文 人、士大夫等避暑、处理政事、居住和聚会游乐的专用场所,呈现出明显的私人 占有性。北京颐和园、圆明园等皇家园林,或苏州退思园、网师园等私家园林, 在过去绝不允许普通民众进入。但社会稳定、百姓生活富足安宁,经济、文化生 活逐渐繁荣的时期,休闲和娱乐的需求与日俱增,公共园林的雏形随之出现。 1、中国古代公共园林的存在论证 对于古代是否存在公共园林,尚需研究与论证。学界认同的主流园林,即指 帝王苑囿,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等,古代公共园林则一直被放在古典园林体系的 主流研究之外,处于一个有争议的阶段。2008年陈漱渝先生在《人民政协报》中 提到,中国古代只有“私家园林”,没有“公家花园,公园是近代产物。同年 雷颐先生在《炎黄春秋》也撰文认为,中国古代只有“皇家园林和“私家花 园”,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公园。认为公共园林非主流,首先因为它在园林史上出 现时间较晚,二是存在数量不多,三是文献记载较少,更没有针对公共园林的总 结性专著。最后一点,周维权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多次提到,公 共园林的特点不够鲜明,最终被放在非主流之列。[1]这些都成为了限制中国古 代公共园林研究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