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 二十 期(调研思考第二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第 二十 期(调研思考第二期).doc

总第 二十 期(调研思考第二期) 二〇一四年九月一日 关于加快我区产业平台建设的调研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 今年以来,区人大紧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关注产业承载空间的拓展,认真履职,加强监督。近期,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洪永跃、副主任来鸣的带领下,区人大办、区人大财经工委、区发改局等单位负责人组成了调研组,对我区产业平台建设的重点--项目建设及楼宇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区加快了在更高起点上的产城融合发展建设,倾力打造“一核四区五园多点”的产业布局,坚持了高起点的规划建设,高标准的引优引强,高效率的服务保障,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楼宇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日渐显现。万达广场、绿地中央广场一期、苏宁广场、万通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浙大网新智慧立方、锦昌大厦、德胜商业大厦等楼宇投入使用。上半年全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99.54亿元,同比增长29.8%,居全市十五个区县(市)首位,全区现有产业项目72个,总建筑面积672.34万方,总投资额532.8亿元,目前大部分项目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楼宇经济发展顺利,截至6月底,全区投用且已出税楼宇52幢,楼宇税收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21 %,其中,税收超千万楼宇达到32幢,与去年同比增加10幢,增长率达45.5%,税收超亿元楼宇达到4幢。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和楼宇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制约我区项目建设和楼宇经济发展的因素。 1、楼宇经济快速发展但楼宇特色有待彰显。近年来,我区楼宇经济发展纵向比发展迅速成效突出,但横向比楼宇品质特色优势不明,集聚效益爆发力欠缺。截止2013年底,我区拥有规模以上(税收1000万以上)楼宇28幢,亿元楼宇2幢,年单位商务面积税收贡献为1171元/㎡。西湖区则分别为97幢,13幢,1550.03元/㎡;江干区分别为63幢,6幢,1550元/㎡。同时,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随着新建楼宇的集中投用,楼宇空置率有所上升,部分原100%入驻的老楼宇开始出现15%以上的空置率,老楼宇招商面临一定压力。 2、项目建设不断加快但周边配套还有待同步。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拓展了产业承载空间,推进了全区在高起点上新发展的实现。但部分项目由于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对项目建设、投用等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建成较早的写字楼也普遍存在着楼宇配套、内部结构、管理服务等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如停车难、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也迫使不少成长壮大后的入驻企业,不得不搬离原楼宇而另择他处发展。 3、服务保障不断改进但指导协调还有待加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经常深入项目和楼宇一线,主动对接企业在项目建设和楼宇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和楼宇经济发展。但在项目布点、楼宇定位等方面还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各街道、园区一定程度各自为政,同质化竞争比较明显。对于企业反映的困难与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协调解决反馈机制。部分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变更情况较随意,不仅影响项目建设进度,也可能造成经济损失。 三、调研建议 结合调研情况,提四个方面的建议,供参考。 建议之一:结合我区南、北楼宇经济发展现状,重点实施“北”重规划,“南”重提升策略。 在北部,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土地出让后项目设计方案要严格按总体规划实施,尤其是要重视莫干山路北大桥至与余杭区交界处沿线的出让地块带规划方案实施问题,监督项目单位真正将规划布局落到实处,并超前规划北部新建物业基础配套设施。 在南部,加快提升南部原有楼宇,建议以米市巷街道为试点对老旧楼宇进行改造提升,制订出台相应的财政鼓励政策,不断提高现有商务楼宇设备、设施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楼宇周边交通微循环,使楼宇面貌和功能得到有效提升。 此外,要统筹园区与各街道产业规划的分工和定位,形成错位竞争、差异竞争的良好态势;对公共服务等功能配套要做到“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不断提升发展空间的质量。 建议之二:以打造智慧特色园区和亿元税收楼宇为目标,研究和制定“智慧楼宇”相关政策。 运用专家咨询、高层论坛和外聘专家、知名人士实地指导等途径,加强智慧楼宇经济的理论研究,设置和优化“亩产”激励指标及制约措施,制订出台发展智慧楼宇经济的政策,促进我区智慧楼宇经济发展。 建议之三:研究建立由区领导牵头的楼宇经济联席会议机制,重点是建立健全“两项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各街道及园区间楼宇招商的共建共享机制,形成楼宇招商引资“全区一盘棋”;二是建立统一专门的楼宇问题收集—交办—催办—反馈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协调解决企业碰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项目业主、区级单位、区政

文档评论(0)

lyb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