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姓氏分布图.doc
我国姓氏分布图
窗体底端
?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万多个姓氏,其中3000多个一直使用到今天。早在1978年,我国的有关部门曾对北京等七大城市的姓氏使用情况作过一个调查,发现北京市共有姓氏2225个,上海市有1640个,沈阳市有1270个,武汉市有1?574个,重庆市有1245个,成都市有1631个。把七大城市姓氏放在一起统计,共有2694个。198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字处对全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抽查174900人,得到姓氏737个。两年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也对这些普查资料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抽查537429个汉族人,共发现姓氏1066个。至1989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又利用198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对全国六大方言区570822人进行统计,得到姓氏1086个。上述3次抽样调查所得姓氏合在一起,共有1436个,造成这种姓氏较少的原因主要与抽样有关,被抽样的人口比例不大,无疑有大量的姓氏因为没有被抽到而遗漏。因此,根据不少专家的估计,我国目前使用的姓氏应在3000个以上。当然,上述数字也仅是估计而已。十分确切的姓氏使用数字,只有在以后进行人口普查时,对姓氏进行专项统计后才能得出。?????从已知的姓氏统计资料看,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所使用的姓氏都在1000个以上,但这些姓氏的使用频率和拥有的人口情况是十分悬殊的。以我国北部为例,李、王、张、刘是北方大姓,仅在北京市一地,王姓人口就占全市总人口的10.6%,李、张二姓也各占9.6%,刘姓占7.7%。四姓人口加起来,共占北京市总人口的1/3以上。?????又如上海市,据有关部门对上海市区和上海县625万人的统计,张、王、陈三姓人口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6.46%、6.4%和5.83%。除这三大姓外,位居前10名的还有李、徐、朱、周、吴、刘、沈。七姓人口各占人口总数的3.6%至2.43%不等。此外,人口数量占总人口1%以上的姓氏共有19个,除上述10个外,另有杨、黄、陆、孙、顾、赵、胡、金、曹。19姓人口加起来,占全部人口的49.41%以上。?????再如台湾省,根据1978年6月的人口普查结果,当时全省有居民1700万,使用姓氏1?694个,其中位居前10名的依次是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10大姓人口占台湾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尤其是陈姓,据1938年和1958年两次抽样调查统计,人口数量都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2%以上。 另外,从全国来看,据一些专家对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抽样资料的分析研究,参考1970年《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发现李、王、张三姓人口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7.9%、7.4%和7.1%。此外,另有16个姓氏的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1%,它们依次是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这19姓的人口之和超过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占人口总数的55.6%。至于占全国87%的人口,基本只使用100个姓氏;90%左右的人口使用120个姓氏,96%的人口使用200个姓氏。这种统计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目前汉族姓氏使用的实情。?????我国当代姓氏使用数量的难以估计和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所反映出的特点当然不止以上这些。如果把我国以长江为界分作南北两大区,并把姓氏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包括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和云南等8省区的南方区,大姓的人口多寡和排列顺序与北方区有明显的不同。如仍以上述抽样调查资料为例,南方区的三大姓依次是陈、李、张,所占人口比例分别是7.1%、6.9%、4.8%;而北方区则以王、李、张为三大姓,所占比例分别是8.6%、8.4%、8.0%。由此可见,南北三大姓中只有李、张两姓一致,其第一大姓各不相同。不仅如此,即使是南北相同的李姓,在地区分布上仍不平衡,南方区频率也仅占北方区的1/2。同样,张姓虽在南北两区中均列第三位,但北方区的比例几乎是南方区的两倍。这种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当然在其他姓氏中也有反映。如陈姓是南方区的第一大姓,也是广东省的第一大姓,其仅在广东省的人口比例即达10.5%。而在北方的黑龙江省,比例只有2.6%,仅为广东省的1/3。又如,北方区的赵、孙、马、刘等姓比例显著高于南方区,而南方区的林、黄、朱、吴等姓则高于北方区。至于两大区的各个省中,姓氏分布也有自己的特点,或者拥有仅有本省区才最为集中的特殊姓氏。诸如此类的情况如广东的梁、罗、赖姓,福建的陈、林、郑姓,山东的孑L姓,江苏的徐、朱姓,浙江的毛、沈姓,广西的黄、韦、覃姓,云南的李、徐、杨姓,四川的何、邓姓,甘肃的高、马姓,以及河南的程姓、河北的张姓、山西的郭姓、内蒙古的王姓、安徽的汪姓、江西的胡姓、湖南的谭姓、陕西的赵姓、贵州的吴姓,等等,莫不如此。在这些姓氏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