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生态建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看“生态建筑”.doc

我看“生态建筑”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参观后记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随着全球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最理想的发展观日益被提到显著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环境,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并且从各个领域来研究和探讨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生态等词出现的频率也日益增高。作为建筑系的学生,离我最近的恐怕要数“生态建筑”这个概念了。而在参观过清华大学的超低能耗示范楼之后,我更对建筑节能等方面有了感性的认识。下面就结合这次行程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背景资料: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是北京市科委科研项目,作为2008 年奥运会办公建筑的“前期示范工程”,旨在通过其体现奥运建筑的“高科技”、“绿色”、“人性化”。同时,超低能耗示范楼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的技术集成平台,用于展示和实验各种低能耗、生态化、人性化的建筑形式及先进的技术产品。在此基础上陆续开展建筑技术科学领域的基础与应用性研究,研究和示范系列的节能、生态、智能技术在办公建筑上的应用。包括建筑物理环境控制与设施研究(声、光、热、空气质量等),建筑材料与构造(窗、遮阳、屋顶、建筑节点、钢结构等),建筑环境控制系统的研究(高效能源系统、新的采暖、通风、空调方式及设备开发等),建筑智能化系统研究。超低能耗楼还将成为展示与宣传各种最新技术的舞台,为技术交流、产研挂钩、知识普及搭建桥梁;成为清华大学与企业界合作开发、展示新产品的平台,以及向社会、大众宣传、展示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建筑概念、技术和产品的展台。 超低能耗示范楼座落于清华大学校园东区,总建筑面积3000m2,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由办公室、开放式实验室或实验台及相关辅助用房组成。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观点出发,采用了钢框架结构。建筑物内部为灵活隔断,空调和强弱电系统为模块化结构,从而可根据不同使用要求极其方便地改变空间布局。 最值得称道的是,节能楼在建筑材料、能源供应和温湿调节设备系统中采用多项节能措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冬季可基本实现零采暖能耗,把照明、办公设备、空调通风系统通通考虑上,节能楼单位面积全年总电耗约为每平方米40千瓦,而北京市高档办公建筑则为每平方米100千瓦至300千瓦。平均起来,建筑物全年电耗仅是北京市同类建筑物的30%,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超级节能楼”。 3月23号下午两点,我们在建筑系馆的背后集合。这座大楼位于系馆的东南角,可以说“偏安一隅”。而且和系馆紧贴,所以只有北、东、南三个立面。当然,作为生态示范楼,考虑的建筑因素自然少一些,更多的是技术,功能,因此也不能太多地苛求美观方面的东西了。不过,整个建筑采用玻璃幕墙配合大量整齐的百叶,外观轻盈,和笨笨的建筑系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玻璃幕墙是一种当今非常流行的建筑手法,带来的是漂亮精致的外观,被许许多多建筑所采用。而想要“生态建筑大众化”,我觉得从玻璃本身入手,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在南立面上采用的30平方米的单晶硅光电玻璃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光电幕墙的电能是一种净能源,发电过程无废气、无噪音、也不会污染环境,是一种“绿色幕墙”。并且不同的颜色、细微的材质的变化也丰富了立面。而另外一种更廉价的做法是“自净玻璃”,这在东立面上可以看到。灰尘等脏物如果沾上去了,由于玻璃表面的膜的作用,脏物因为自身的重力会滑落,免去了清洁工作。但是参观过程中发现,北京的风沙还是远远超过了玻璃的自净能力。再普遍的做法是普通的玻璃,但是采用了特殊的工艺,将两层很薄玻璃做在一起,中间隔几毫米的空气或惰性气体或真空,这样可以很好的隔热,减少热交换,冬天保温,夏天隔绝室外热空气。这三种都是针对玻璃幕墙的做法,我觉得在当今玻璃幕墙滥用却又不得不提及生态建筑的时代,这些都是很有益的尝试。而在玻璃本身之外还有一种立面的做法就是“双层立面”。在节能楼中,很多地方都采用了两层玻璃作为外墙。两层玻璃之间相隔60厘米左右,冬天起到更好的保温作用,夏天则由于这个小隔间里的空气对流形成自下而上的气流循环,将热量带走,类似于外遮阳的作用。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效果的确不错,而如果用到写字楼或者住宅中,这里还能作为阳台放置植物之类。室外立面最后一个值得一提的地方便是巨大的百叶。本来因为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关系,东西立面往往采用垂直遮阳,南立面往往采用水平遮阳。但这里东立面也采用了部分的水平遮阳,我觉得一是美观的需要,为了立面的完整和延续性;二是为了充分地展示技术;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所有的百叶都能通过计算机自动调节,因此也不必太多地在意最原初的位置了。这种计算机自动调节的百叶也是生态建筑很有益的一种做法,经过许多建筑师的尝试,渐渐普及,毕竟外遮

文档评论(0)

zhaoj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