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艺术(一).doc
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艺术(一)
学生乐于学习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学成功的标志,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大纲》也指出:“要注意从学习数学中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神秘、好奇、疑惑,点燃起思维火花,激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认识需要,产生急不可待想获得有关知识或尝试一下自己能力的愿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可以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山东莱西四中郑竹玉老师总结介绍了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
置悬设境
思维从疑问中来,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中如果有疑问,旧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再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与本节有关的悬念,创设“情境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强烈地探求问题奥妙的积极性。
如讲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一节时,授课前,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古希腊有一个哲学家泰勒斯旅行到埃及,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埃及伊西达神殿的司祭长陪同他去参观胡夫金字塔,泰勒斯问司祭长:“有谁知道金字塔有多高吗?”司祭长告诉他:“没有,我的孩子,古代草片文字没有告诉这个,而我们今天的知识使我们甚至不可能大概地判定这金字塔究竟有多高。”泰勒斯说:“可是,这是马上可以测出来的, 我可以根据我的身高测得金字塔的高度。”说完,泰勒斯随即从白长袍下取出一条结绳,在他的助手帮助下,测得塔高是131米。古事讲完了,在学生们还沉浸在故事之中时,问:“谁能说出泰勒斯是如何测出塔高的?”学生们面面向视,回答不出,我告诉学生:“下面将要学习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就能帮助你回答。”这一悬念的设置,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急于释疑,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生机盎然的学习情况中去。
2.猜想设境
在习题的教学中,一些习题难度较大学生思路受阻,往往丧失学习兴趣。如果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分析和综合,对问题产生猜想,则能开通学生的思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对分解因式,学生感到困难,可先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将分解因式:
略解1
略解2
两种方法,解出两种结果,学生通过对比、观察便可自然产生猜想:
=(a-ab+b)(a+ab+b).
至此,学生情绪激昂,信心十足,就象发现了新大陆,几乎不费力地得出拆项法
分解++的方法。
3.观直设境
初中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过分抽象的内容他们往往会感到枯燥乏
味,难于理解。如果能把抽象的内容通过直观教具来演示,加强直观教学,则有助于兴
趣的激发。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是平几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讲授这一节时,教师用硬纸板做了一个
如图所示的教具。白教具沿对称轴折叠演示,使学生从直观上了解到:当直径CD与弦
AB垂直时,直径CD就平分弦AB所对的两段弧。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从理论上加以证明,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
4实验设计
“爱动”是初中生的一大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如果想方法设计,顺应其心理需要,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动脑,自己发现真理和论证思路,则会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智力的开发。
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先让学生做出纸正方形(如图)模型(6*6),并回答下列问题:图上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学生通过品拼拼
凑凑,发现了勾股定理,拨动起学生探求
新知识的心弦,激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5.类比设境
不少数学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如果能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比较,以期触类旁通,则能把学生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从已知的对象迁移到未知的对象上去,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学习和研究。
学习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时,为了证明线段成比例,必须添辅助,创造平行条见,在三角形的外部作内角平分线的平行线。及至要证明三角形的外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对比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处理,提出问题:
如何创造线段平行的条件,从而推出线段在比例的结论呢?
在三角形的内部还是外部作平行线?如何作?
这样通过对比提问,学生会类比已证题目顺利添上辅助线。这两题做完后,还可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类题添辅助线的规律: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添上辅助平行线,作出第四比例线段。
6.变异设境
初中生往往只能集中精力学习30分钟,在这以后的时间里,如果题目没有吸引力,注意力就容易分散。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以及变换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等形式,改变问题的情趣,创设出问题的情境,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初二学生学过全等三角形后,对解下题可能满不在乎:
已知(如图)AD与BC相交于E,BE=EC,AE=ED。求证:ABEDCE。
但如果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员工心态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及进展.ppt VIP
- 202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料账管理课件.pptx VIP
- 能量密度指数(EII)计算方法.ppt VIP
- 红十字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 VIP
- (正式版)Y-S-T 1700-2024 银矿采选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docx VIP
- 202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招聘笔试专项练习含答案.doc VIP
- TCECA-G 0344—2025《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pdf VIP
- 第2课 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课件(共41张PPT)-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5)中国历史全一册(含音频+视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