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4-4氮及化合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知识梳理 实验典例探究 感悟考点透析 高考真题重组 课时规范训练 第四节 氮及其化合物 无 红棕 700 3NO2+H2O===2HNO3+NO N2+3H2 催化剂 2NH3 高温、高压 变蓝 刺激性 易挥发 钝化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 √ × × [考纲展示] 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一、氮及其化合物 1.氮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颜色 状态 气味 毒性 密度 溶解性 应用及对环境影响 NO 色 气体 无味 有毒 比空气 稍大 不溶于水 形成光化学烟雾 NO2 色气体 刺激性 气味 有毒 比空气大 与水反应 硝酸型酸雨 NH3 无色 气体 刺激性 气味 有毒 比空气小 极易溶于水:1∶ 氮肥工业原料 2.氮的单质及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1)氮气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温时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O2、H2等物质反应。 ①与O2反应:N2+O22NO ②与H2反应:N2+3H22NH3 (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①NO与O2反应:2NO+O2===2NO2 ②NO2与H2O反应: 二、氨和铵盐 1.氨 (1)化学性质 (2)制法 ①实验室制法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②工业制法:。 (3)用途:制HNO3、铵盐、纯碱、尿素、制冷剂等。 2.铵盐 (1)物理性质: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 NH4Cl、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②与强碱反应 写出NH4Cl与NaOH反应并微热搅拌的离子方程式: NH+OH-NH3↑+H2O。 (3)NH的检验 铵盐(NH)无色气体(NH3)试纸 三、硝酸 1.物理性质 气味 颜色 挥发性 溶解性 无色,久置呈黄色 与水互溶 2.化学性质 (1)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 (2)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 a.与除Au、Pt外的大部分金属反应(如Cu) , 。 b.常温下浓HNO3使Fe、Al。 ②与非金属(如木炭)反应 C+4HNO3(浓)CO2↑+4NO2↑+2H2O。 ③与某些还原性化合物(如Fe2+、SO等)反应。, 1.牢记1条转化主线: N2―→NH3NONO2HNO3NH4NO3 2.理解实验室制取NH3的3个原理: (1)加热NH4Cl与碱石灰的混合物,(2)加热浓氨水, (3)将浓氨水滴加到CaO或NaOH等固体上。 3.掌握3个化学方程式: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C+4HNO3(浓)CO2+4NO2↑+2H2O。 4.理解2个守恒在金属与硝酸反应计算中的应用: (1)原子守恒:n(HNO3)===n(NOx)+n(NO)溶液。 (2)电子守恒:金属失电子数=HNO3得电子数。 考点一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   1.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 (2)浓氨水中加固态碱性物质 装置 反应原理 (1)浓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NH3+H2ONH3·H2ONH+OH-,加入固态碱性物质(如CaO、NaOH、碱石灰等),消耗水且使c(OH-)增大,使平衡逆向移动。(2)反应放热,促进NH3·H2O的分解。 2.氨气的性质 (1)氨气的催化氧化实验探究 装置 作用或现象 ① 提供氨气和氧气 ② 使氨气被催化氧化,红热状态的铂铑合金丝更加红热 ③ 吸收剩余的氨气和生成的水蒸气 ④ 看到有红棕色的气体产生 (2)氨气的溶解性实验问题 ①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 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压强差(负压),则打开止水夹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②形成喷泉的气体与液体组合 a.NH3、HCl、SO2、NO2与水组合能形成喷泉。 b.酸性气体与NaOH溶液组合能形成喷泉。 【特别提醒】 (1)实验室用其他方法制取少量氨气时的注意事项 ①加热浓氨水法,也可以快速制取少量氨气,但纯度较低。②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法,但需要用碱石灰除去同时产生的CO2和H2O。 (2)干燥氨气不能用浓硫酸、无水氯化钙和无水硫酸铜。(3)吸收氨气(或HCl)时要注意防止倒吸。 可用于吸收氨气(或HCl)并能防倒吸的常用装置为: 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