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限时训练:17 语基 论述类 诗歌 名句.docVIP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限时训练:17 语基 论述类 诗歌 名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限时训练:17 语基 论述类 诗歌 名句.doc

训练(十七) 语基+论述类+诗歌+名句 (用时45分钟,满分32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不意地抛出三个有力论据,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B.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不少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 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创造性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 D.每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不同的密码容易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烦恼。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照在盖内克的身上,盖内克像披了一层金色的羽毛,毕加索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顺手为盖内克画了一幅肖像。 B.节日到了,驴友们热情高涨,一批批如约而至,轻车熟路奔赴各大旅游景点。这时候最容易疏忽的是户外运动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C.今日的繁华、整洁、有序,让我不敢相信,这就是故乡。曾几何时,因为脏乱差出了名,所以一提到故乡,就有一种耻辱感。 D.被化工区改变的,不仅是杭州湾的捕鱼业,还有人们的生活,更让我们大眼瞪小眼的是这个昔日的渔村早已面目全非。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合肥市政府专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巢湖湿地环境保护的文件,以防止这个安徽省最大淡水湖泊不受污染。 B.现在我国进入了发展的特殊期,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对严峻挑战,既蕴含着巨大潜力也承受着巨大压力。 C.《求是》刊载文章指出,煤矿事故屡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至上、投入不足、管理松弛以及量刑太难、处罚太轻造成的。 D.徽园中按会馆的展示主题既能涵盖厚重的徽州文化,也在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高度融合中体现社会和谐共生、创新发展。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汉语的书面语言任凭口语的差异流变,几千年不变如一,既是人类最古老的语言,也是人类最普遍使用的语言。17、18世纪欧洲人最初接触汉语时,以为汉语曾经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世界性语言。1669年,英国思想家约翰·韦伯出版《关于证明中华帝国之语言有可能为人类最初语言的历史评说》,这部试图证明人类建造巴别塔之前讲的那种统一的语言就是汉语的著作,轰动一时。半个多世纪以后,塞缪尔·舒克福特更加确定地重申了这一观点:“在地球上确实存在着另一种语言,它似乎有着某些标记,表明它是人类最初的语言,这就是汉语……” 在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扩张之前,汉语确实是最具有“世界性”的语言。整个东亚与东南亚部分地区,经历了漫长的文化同化过程,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超越政治国家与民族、超越战争与敌意的“文化圈”。礼制天下、世界大同的儒家思想,为这个文化圈奠定了普世主义理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个“文化圈”,就是以汉文字为媒介而拥有共同价值体系的文化共同体。汉字构筑的东亚文化共同体在现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出现解体的趋势,但其内在的共同价值却没有彻底失落。 汉语日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出现在西方现代扩张高潮过后。今日中、日、韩三国的经济规模总量直逼北美西欧,如果没有冷战后遗留在这一地区的意识形态与政治的隔阂,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从世界人口结构看,中、日、韩以及散居在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5000多万华人,已占世界总人口的30%。这是古老的“汉字文化圈”为汉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提供的可能性基础。 一种语言超出本国或本民族范围向外辐射,称为语言“出超”。当然,语言的“出超”,有着比较复杂的历史原因。而今天海外兴起的学汉语热潮,是中国和平发展的结果,是中国文化魅力的吸引使然,是海外学习者的自愿选择。 “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热力。面对中国提供的巨大商机,如同曾经“学英语”一样,许多海外人士开始“学中文”。较高的汉语水平,正成为跨国公司职场竞争的一大优势。 “汉语热”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必然结果。与经济突飞猛进相伴随。中国在国际上正日益树立起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在不少重大国际问题上,人们愿意聆听中国的声音。 “汉语热”源自中国文化散发出的独特魅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也必然接受其文化的浸润。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遗产之丰厚举世公认。古代囿于交通和信息的不便,只有马可·波罗等少数西方人能一窥中华文化之美妙。改革开放后,中国敞开胸怀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京剧有了洋票友、武术有了洋弟子、中国菜也有了洋厨师。法国总统希拉克说,他最爱中国的美食和宋词。 4.下面关于汉语“文化圈”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个“文化圈”就是以汉文字为媒介而拥有共同价值体系的文化共同体。 B.文化圈的形成是中国和平发展的结果,是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ndas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