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想的语文课堂呼唤回归本真教育.doc
理想的语文课堂呼唤回归本真教育
昆山市费俊龙中学 刘珦昱
[摘 要]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语文教学的功利性追求已经成为类似于生物基因一样代代遗传。为了考试而层层加压,扭曲了学生生活,压抑了学生的素质提升,改变了教育的性质。课改实践证明,理想的语文课需要回归本真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顺性而为,帮助学生找到教育的支点,变控制生命为激扬生命。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理想;语文课堂;本真;教育
“世界是诗意的、美的、意义的。”[1] P23-28语文,则是诗意的、美的、意义的载体。深邃的思想,高洁的情操,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但是,长期以来,语文课堂过多地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价值,感性的生命被抽象的符号所代替,美好的文句被枯燥的讲解所异化,诗一般的意境被预定的模式所框架,本有的人文价值变成了作文应试技巧和范文记忆的痛苦训练,文学的价值和美、人的情感和体验等等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仅扼杀了知识的意义生命,同时也扼杀了学习者的精神生命”。[2] P15-21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回归本真教育,把“发现视为人的天性,把兴趣与方法视为发现教学的基本要素,把自立的、理性的人格视为发现教学的目的”[3] P72,真心营造一个使学生诗意栖息的美好家园。
一、本真教育需要教师尽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张扬个性的场所
教育作为人的一种实践活动,与人类共生存同命运。人是教育之所以存在的事实基础和逻辑前提。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教育的“本真”存在应当是这样:教育作为自身而非作为工具而存在,但当“为获取文凭而学”成为社会的潜意识,当学校不可避免地成了社会成层的工具,当选拔和淘汰义不容辞地成了考试唯一的目的,学生的角色定位便受制于“适应论”的教育目标观,教师的角色便定位于课程目标的实施者、课程知识的灌输者、课程成绩的终裁者,成为了一名“斫其正,删其密,锄其直,遏其生气”的花匠,教育的本真正处于缺失的危险境地。
其实,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不能把学生当作“另类生命”甚至是无生命的容器。作为教师应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教师应给学生的成长引路,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一大块麦田”里“几千几万个小孩子”在无拘无束地做游戏,这里的“麦田”其实就是一个可以让学生尽情表现、张扬个性的理想课堂环境。处在这样课堂环境中的教学过程,才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才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才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的过程。
因而,作为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予以理解、关心和信任。每个教师都要相信学生潜藏有巨大的发展能量,都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积极向上的,是有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的,而且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力,都会有精彩的表现。假若教师在教学中能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设计生动有趣的表现活动,让学生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精彩。
以苏教版高中必修二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例,文章朴实而有深情,阅读的难处不在于文字的疏通或意义的解剖,如果教师逐一讲解,学生恐怕难以走进文本。这样的课文,教师大可以民主一回,搭上民主之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有精彩的表现,继而体会学习的快乐,
具体操作:步骤一,请同学们为作者的三天活动编制一张表格,表格没有统一格式,自己设计,同桌可以交流。步骤二,探究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安排三天的活动顺序。
第一个活动环节并不是为了追求“内容概括”,更多的是体现“语文素养”、“活动能力”和“协作精神”。其表格设计的“好坏”并不重要,过程本身就是尝试、就是成功。第二个环节的问题既可以让学生试着去探寻作者的心理活动,也能够通过“探寻”摸索写作的一些方法或规则。可采用四人小组的活动形式,有讨论,有书面记录,也必须有本组的“新闻发言人”,时间10分钟。
[学生设计案例]
时 间 行 程 原 因 分 析 第一天 看亲友、亲近小狗、
欣赏阳光、落日 本能的生命要求
感谢生活 自身之“点” 第二天 参观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 不可或缺精神产品
生命的组成部分 历史之“线” 第三天 置身于日常世界 融入常人的世界 生活之“面” 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不是“圣旨性”的,而是作为“首席”的身份适当点拨,以“守望者”的身份,为尽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张扬个性的场所。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个性思维、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极其细小的一闪念,极为普通的一瞬间。作为一名“守望者”,教师不应该抹杀这“一闪念”和“一瞬间”,要善于发现学生个性思维的嫩芽,排除堵塞学生思路的瘴碍,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一级试卷:词汇与语法测试题库.docx VIP
- 2023年广西民族大学219翻译硕士泰语B卷考研真题.pdf VIP
- 汇川INOVANCE MD290系列通用变频器综合手册.PDF VIP
- 2020年广西民族大学219翻译硕士泰语(A卷)考研真题.pdf VIP
- GB-T 2423 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docx VIP
- 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第7课《我是班级值日生》 (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VIP
-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完整版.pptx VIP
- 中华保险公司题目行测.pdf
- 练习十四 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ppt VIP
- 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219翻译硕士泰语考研真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