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南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doc

淮南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详细解析及命题思路阐释 执笔 程道流 备受高三师生及社会各界关注的一模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作为语文命题组的所有成员也必将在诚惶诚恐中面对来自各个层面的“说三道四”,对此,我们都会虚心接受,因为这必定会促进我们将工作做得更好。下面将试题设置时的一些考虑简单阐释一下,不仅让一线老师更明确了解我们的意图,也算作是我们自己的反思吧。 【命题思路阐述】 由于今年高考是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所以模拟测试命题理应跟着有所转变。但在组织命题时,各方面的情况还不明朗,尤其是选修课到底有哪些内容会进入今年的高考,没有明确的信息。就是有关试卷的形式虽说有较多理由可以按照新的形式尝试一下,但最终还一切照旧,因为我们不想给一线的师生以任何的误导。 “一模”试卷,无论是题型、题量、试题的结构,还是所考查的知识点及相关的内容,都没有什么深、偏、难、怪之处,整体上延续了2008年高考安徽语文卷的命题特征。其基本题量、题型、试卷结构、分值、出题范围等与去年的安徽卷基本相当,往届生、应届生做卷时都会感到“似曾相识”。给大家的感觉可能是保守有余,创新不足,没有什么亮点。 基础知识部分的四个题目,前三题分别考查的是语音、成语、病句,与2008年的安徽卷完全一致,第四题有所变化,考查的是连贯,与2008年安徽卷考查的得体属于一个大的知识点。 现代文小阅读选用文体上有所变化,应该属于社会科学类的文章,但题目设置的考查点没有变化。选文的变化也是为了体现新课程高考的精神。 古诗文阅读只是在文言稳定选文上有所变化,是一篇人物传记,接近于史传类文章,但又有所不同。设置的三个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没有变化。诗歌鉴赏选的是一首词,文体有所变化。古诗文默写仍然是八选五的形式,只是增加了选修内容的考查。 现代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仍然为散文,与2008年安徽卷相比,阅读的难度稍低些,设置的问题也不大难。 语言文字应用还是三个题目,除20题沿袭了2008年考查的“言外之意”外,还考查了用语的得体,18、19题变化较大,所考查的注重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和生活化,主要是拟写性的,有一定的难度。 作文题目的设置是最为头痛的事,可能大家对我们采用的话题作文形式感到不解,我们除了利用话题作文形式灵活的特点外,主要还是基于害怕给一线老师复习带来误导的考虑,如果沿用2008年的纯命题的形式,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某些师生喜欢猜题的意识。现在采用了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能的形式,还是想传达一个信息:高考作文仍是复习的重中之重,对话题在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命题形式都要训练到位,高考复习还是要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和说明的要求,全面地复习到位,尤其在作文的复习中不能存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题目设置力求原创,尤其是阅读试题(各类阅读题)都做到了原创,绝对没有抄袭,这也是试卷编制中最困难的部分。 从部分抽样的统计看,本份试卷整体难度为0.64,与我们的预测基本一致,最为遗憾的是在部分题目的设置上考虑不周,主要问题是有些题目存在过难或过易难易度不均衡的问题,主要一是命题者水平有限,二是时间太短,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细心琢磨,因为命题者都在高三一线,都有自己繁重的任务。我们诚挚地欢迎各界人士,尤其是高三的老师,对我们提出批评。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把这份试卷和合肥市的“一模”试卷进行了仔细的比对,发现二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不仅仅是题型等方面,在命题思路上基本一致。 “一模”考试主要是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是高考前的“第一次彩排”,第一次亮相。但是,高三学生们也不要太刻意夸大“一模”的作用,其实这就是高三的期末考试,毕竟它和高考还是有区别的,“一模”成绩和高考有联系,但并不能完全相提并论。毕竟“一模”的目的就是找问题,应该把“一模”的作用最大化,我们应该让“一模”为我所用,而不是被“一模”所用。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绊脚石∕湖畔 砧板∕粘贴 舷梯∕琴弦 殉难∕徇私舞弊 B.蓓蕾∕悖谬 舟楫∕编辑 剽悍∕缥缈 躯壳∕金蝉脱壳 C.庠序∕翱翔 溃败∕馈赠 瞋视∕嗔怪 巷道∕万人空巷 D.莅临∕砾石 畸形∕罗绮 剥削∕瘦削 薄弱∕日薄西山 【命题意图】 本题在命题形式上完全沿用了2008年高考安徽卷。考查的是学生知识的一个“盲点”,或曰是学生习以为“对”的一个点。“躯壳”应该读为“qūqiào”,但生活中大都读为“qūké”,而且习以为“对”。针对这种情形设题的不仅是语音题,还有如成语运用,考查往往是大家自以为对而恰恰又是错的。本次考查正如我们所预测的一样,难度为0.25。这对我们的复习不能不

文档评论(0)

zhaoj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