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对网络语言中_新兴音译_的后现代解读_兼谈网络语言的规范.pdfVIP

【论文】对网络语言中_新兴音译_的后现代解读_兼谈网络语言的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8卷第1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年1月 VOL.18 NO.1 Jan. 2007 对网络语言中 “新兴音译”的后现代解读 ——兼谈网络语言的规范 陈光明 (福建漳州师范学院·漳州 ·363000) 内容提要:网络语言是用于网上 (特别是因特网)交际的一种新兴的语言变体。中文网语大 多译自英文网语,在其借词的过程中,采用了一种与传统音译标准背道而驰的 “新兴音译”:通过 这一手段借进来的语汇不仅没有在发音上紧贴英文原词,而且在达意上还严重偏离英文原意,往 往会误导读者。可是这样的另类译法不仅流行于网络社会,有的还渗透到网下成为汉语语汇的一 分子。“新兴音译”之所以产生并流行是与网络文化及网络语言的后现代特征息息相关的。 关键词:网络语言;新兴音译;网络文化;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H13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07)01-0070-04 Abstract: Netspeak is a new language variety used in online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on the Internet). Most of the terms in Chinese netspeak are translated from their English equivalents. During this borrowing, an unconven- tional method called “neo-transliteration” is adopted. Terms translated via this method are neither equivalent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terms in pronunciation, nor in meaning and thus often misleading. Such terms, however, have been gaining popularity not only in the cyber world, but also in people’s daily communication . Some of them have even become authorized members of Chinese. The reason that such unconventional terms could survive and are gaining favor lies in the fact that both cyber culture and netspeak carry postmodern features. Key words: netspeak ; n eo-tran sliteration ; cyber culture; postmodern 一、前言 认为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表达,而且语言本身无所谓绝对规 作为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 范,如:华中师大语言学博士生导师张德鑫、武汉大学中文 正随着电脑网络的迅速普及彰显出日益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 系教授郑远汉、北广教授于根元等;但认为它有染汉语的纯 力:它不仅是网络世界的通用语言,还渗透到其它媒体话语中 洁性,对其高声喊打的声音也不在少数,如:广州大学中文 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甚至成了专家学者关注、研究的 系教授孙雍长、天津作家冯骥才、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刘吉 对象。以“网络语言”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镜像网上进行精确 [1] 等 。对任何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