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税案例——骗税大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骗税大鳄 本刊记者/吴晨光 (声明:刊用本刊稿件务经特别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联系电话   有分析说,2000年,因出口骗税,中国国家税务损失至少在300亿元人民币。由于出口骗税,有巨大暴利空间,涉足此领域者不断变本加厉,以身试法。高层领导已经认识到,出口骗税行为对中国的危害绝不在走私之下。   骗税金额总计2亿元人民币,7人被处死刑。3月2日,广东汕头、揭阳两地对6起案件的宣判,掀开中国打击骗税案的序幕。而汕头当地人的说法,也令人们对该地出口骗税犯罪之猖獗而瞠目。   此前不久,广东的另一家外贸企业——英源集团因骗取出口退税而被撤消外贸经营权。据悉,1999年6月至2000年6月间,该集团涉嫌骗税1880多万元。   据广东海关消息:2000年上半年,广东查获出口骗退税违规案件500多起,案值4400多万元。而非官方消息说,截止到2000年11月份,广东共查处出口骗退税违规案件达700多起,案值20多亿元人民币。   骗税额以千万、乃至以亿计,这就是广东,中国出口骗税的重灾区。尤其在潮汕一带,骗税风行一时。为此,国务委员吴仪和中纪委副书记刘丽英为首的两个专向调查组,曾进驻潮汕数月。   在广西,2001年1月,“劳联”骗税大案被揭开。1994年至1996年间,柳州市劳联公司原董事长左志昂伙同吴铁雄等人,以“代销代理”为幌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31份,骗取国家出口退税2100多万元;在辽宁,锦州市华侨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允,虚开增值税发票900多份,3年之间骗税1000多万美元;在南宁,2000年11月份开始,有关部门在两个月内便查出涉嫌骗税企业61家,骗取退税款共计1478.8万元,46名涉案人员被移交司法机关。   在福建、江苏、陕西、湖北,出口骗税案件皆屡见不鲜。此次国务院列出的10个重点打击出口骗税地区中,北京也包括在内。   著名经济学专家茅于轼估计:2000年一年,中国被骗取的税金有几十亿之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家海关总署官员则认为:这个数字不下110亿。   而不久前《中国经营报》则分析说,2000年由出口骗税案造成的国家税务损失,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300亿,这是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经费的37倍。而2000年全年,中国税务系统办理出口退税一共811亿元人民币。   手法高超 变本加厉   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始于1984年。这项政策的含义不难理解——比如说,征税税率是17%,而退税税率是14%,那么,一家公司出口了100元的货物,就要先交17元税;而后,国家会返还你14元。   出台这项政策旨在鼓励出口、拉动内需。但在投机者眼里,这是一条难得的大船。乘坐此船,不但可以全程免票,而且能钓到大鱼。   一位“业内人士”称:出口骗税最常用的方法,是伪造票据。首先是增值税发票。因为发票是拿到退税款最重要的凭证——有了它,才能证明企业交过税,企业才能领到退税。   几乎每起大案,都牵涉到这一环节。3月2日公判的税案进行至取证时,假增值税发票是用麻袋装来的。   当然,要领到退税款,仅有增值税发票还不够。企业需要向退税部门出示报关单——证明货物已经出口——这一样可以伪造;企业还要出示结汇单——证明外方已收到货物,并专门汇款回来——当然,这仍可如法炮制作假。   为让这一切顺理成章,骗税活动逐步向规模化、集团化、分工化的“一条龙”作业模式发展:有人专门负责提供假单证,有人专门负责出货,有人专门负责从国外打汇进来,还有人在国内收取人民币。   大多数案例都涉及境外公司参与。他们在香港或境外某地设立空壳公司,内地企业则利用这个空壳,伪造企业产品出口外销合同、运输等文件,然后向税务部门申请退税。   在出口这一关上,骗税人也越做越“油”。起初是搞一批真货物出关,在海上转一圈后回国。后来胆子大了,以残次品冒充好货,2000年7月21日,深圳沙头角海关对湖南省工业品进出口公司申报出口的5.5万个耳机塞进行查验时发现,其中有5000个只有外壳,内用小石粒充填的造假产品;而深圳文锦渡海关也查获过以铁片充填的耳机。在出口矿泉水的瓶子中灌进自来水,驶入公海尔后倒掉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再后来骗税者买通了海关官员,索性装着空集装箱出口,甚至变本加厉,用空箱子装些香烟之类的国内紧俏商品,走私入境。或者干脆空对空,什么货都没有,造假单后直接骗税。   在出口骗税的商品上,人们的眼睛则一直盯住高退税率者。起初是服装、鞋帽,尔后是中国特产如陶瓷,后来,连高科技电子产品也被列入骗税的重点之一。但农产品一直是不在范围之内的,因为它的退税率总在3%—5%之间徘徊。在实行出口退税的17年里,骗税金额也随着退税率的高低摇摆不定。80年代至90年代初,税率提高较高,骗税额居高不下;而到了1996年,中国调低退税率

文档评论(0)

9885f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