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太极拳文化的哲学思考.pdf
2006年9月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Sep.2006
0f Normal Science) V01.21No.3
第21卷第3期 Journal University(Natural
Shandong
关于太极拳文化的哲学思考
王纳新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50014,济南∥36岁,女,讲师)
摘要从哲学的视角,分析了中华太极图的宇宙哲理、太极拳的起源、太极拳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哲学底蕴、做人之道当
如太极之道的辩证关系.以历史的解释与现实的评述相结合,解读太极拳文化深刻哲理的时代价值和人文意义.
1中华太极图的诠释
太极阴阳鱼图,揭示出宇宙的深刻哲理与奥妙“天机”.大千世界,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无不是一分为二又合二而一
的,并且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太极图中,一条白眼阴鱼,一条黑眼阳鱼,鱼头鱼尾互相环抱,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处于
一个有机整体“太极”里.关于太极拳图中的s曲线,它是宇宙万物进行太极运动留下的永恒轨迹,恰如其分而形象地表示宇
宙万物阴阳互生互化的普遍规律.这种太极运动,以全息性为特征,阴阳相互消长.在时空上,表现为阴阳交错分合,上下起伏
波动,互生互化,你消我长,互相补充.由量变到质变,物极必反,循环不已,在否定之否定的全息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太极整体
和谐的发展.所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之气,本同一体,即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矛盾对立统一的法则.我们说的运动本身就
是矛盾.自然界中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含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相互倚赖和相互
斗争,决定一切事物之生命,推动一切事物之发展.
2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家哲学思想
太极拳,又称为哲拳.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之孙杨澄莆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一书中曾写到:“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
多,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术,历来古人穷毕生之精力,而不能尽其玄妙者,比比皆是,学者若费一日之功力,即是有一日之成
效,日积月累,水到渠成.”意思就是要掌握太极拳,先需懂得这些古典哲理学说.
太极拳命名的“太极”二字来自《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Ill杨澄甫则在《太极拳使用法》中
说:“不动为无极,已动为太极,空气磨动而生太极遂分阴阳,故练太极先讲阴阳,而内包罗万象,相生相克由此而变化矣,太极
本无极生,而阴阳之母也.”太极拳吸取易经阴阳辩证等观点是事实,但从整个太极拳理论著述及拳法技术所表现的内容与特
色来看,太极拳实际上运用了自先秦经宋明以来三千年哲学发展的一个成果——太极哲理.此太极哲理发端于《易经》,中经
道教内丹养生家陈抟等人的研究与发展,融贯儒、道、释三家而形成《无极图说》,用于内丹修炼,后复由宋明理学家周敦颐等
人继承推演成为新儒家,用以阐明理学奥秘的《太极图说》.
道家思想和道教对武术的影响极其深远,对于作为内家拳代表的太极拳尤其如此.道教的宗教精神、理论和修炼方法被
融摄于太极拳文化之中.道教在哲学思想上主要继承先秦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老子关于无为、贵柔、尚雌、崇阴、法水、主
静等思想,被道教转化为自我的宗教精神与原则.这种精神和观念与中国武术文化相融摄,形成了一种武术技术指导思想和
理论,其核心是“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和“以柔克刚”.内家拳的实践原则和理论即来自道家哲学思想.
阴阳、五行、八卦、太极等概念,自汉以后,主要为道教所吸收并加以发展.道教为了建立自己的“天人合一”的神学体系及
神仙修炼体系,创立了以黄老学说为指导,以“易”理为基本结构的内、外丹修炼方法体系.这种理论方法体系,为武术文化提
供了丰富的资料.宋明之时以道家贵柔持静为原则,以阴阳、五行、八卦、太极等“易”理为指导的内家拳的出现,同道教理论实
践的发展有密切关系.“道在养生”是道教的基本追求,因而“重生”、“全生”等养生思想观念亦深刻地影响了武术文化。如太极
拳、八卦拳、形意拳等,受道教思想影响的拳术,都极鲜明地突出了养生价值.总之,道教文化的渗透使太极拳发展为合养生、
修性、技击为一体的武术实践体系.
道教文化亦融摄于太极拳技术之中.武术的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课件.ppt VIP
- 产钳和胎头吸引助产课件.pptx VIP
- 前交叉韧带损伤学习课件.pptx VIP
- GeForce GTX 1070Ti显卡电路图纸参考 PG411 Rev A00.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美版·北京(主编杨力)(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进阶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一汽-奔腾B50-产品使用说明书-奔腾B50 2014款1.6MT伙伴-CA7165MT4-B50伙伴用户手册.pdf VIP
- 八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压轴题突破专项(苏科版)06平行四边形(五大题型,45题)含答案与解析.pdf
- 角膜地形图与圆锥角膜.ppt VIP
- 2025四川内江市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