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CHⅡqACONCRETEAND
CEMENrrPRODU(黔
CFRP布加固RC梁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
安 琳 吕志涛
(东南大学南京210096)
摘要:作为粘贴钢板加固技术的延伸与拓展.非金属材料一纤维增强塑料(FRP)日益受到国内外土木界尤其是加固r程界
的重视。吼往太多数的研究主要限于粱的抗弩加固.对抗剪补强方面研究甚少。车文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论证丁CFRP布埘RC桨
抗剪加固的有教性;提出了RC梁侧粘贴CFRP布后的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和CFRP布有教应变的建议值;并将试骑值、理论值
和非线性有限元妁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GFRP布的最佳牯贴位暨。
有救应变值 j#线性有限元
关t词:碳纤维增强塑料lcFR黜抗剪承载力
~
一、前言
粘贴补强法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技术已成为工程
界广为接受的一种补强方法,大部分研究和应用的粘
贴材料是钢板和纤维增强塑料(FRP)布或板,并且主
要限于抗弯加固,对于抗剪补强方面的研究很少,甚
至对其有效性还存争议。但随着近年来抗弯加固的成
功,抗剪朴强问题越来越突出,因为混凝土梁的抗剪
破坏必须迟于抗弯破坏以保汪破坏为延性,而且由于
其它原因造成的剪切强度降低问题也使得抗剪补强
十丹迫切。本文通过大量RC梁的碳纤维增强塑料
(CFRP)布抗剪加固,证实了CFRP布抗剪加固的有效
性.研究了影响加固后粱破坏形态和抗剪承载力的各
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最佳粘贴位置。
二、试验介绍与结果分析
Ldl9一I一20构造图
1.试验介绍
图1
粱Ldl—IA20的构造如图1,加固材料采用是日
本产CFRP布和配套的胶或国产的胶。构件养护28天至破坏,裂缝仍沿初次加载的路径发展。
后粘贴CFRP布,变换CFPR布的厚度、宽度、锚圆形式 在剪弯段,无论是用CFRP条带间隔着包裹!罂囊
等参数进行加固。加载点的位置根据剪跨比的不同分 还是将CFRP布满贴在梁侧,CFRP在破坏时的形态表
三类,试验中观测粱内箍筋的应变、CFRP的应变、裂缝 现两类:一是混凝土一CFRP界面附近混凝土的剥落破
的开展和破坏形态。 坏;二是CFRP的断裂破坏。试验中发现,更多的时候,
2结果分析 这两种破坏形态同时发生在一报粱里的不同地方:无
破坏形态由于梁内主筋的配筋率较高,所有梁都 论是哪种破坏形态,主要与CFRP的锚固长度和锚固
呈现脆性的剪切破坏。对于基准梁.斜裂缝由剪弯段 方法有关。
内初始的竖向弯曲裂蛙发展而成+从支座指向加载 混凝土的剥落主要发生在CFRP末端锚固区,与
点;对于加固后的梁,斜裂缝的形成要比基准粱迟.最 抗弯加固中CFRP末端的剥落一样,由于在CFRP布实
终的裂缝分布形态与未加固粱相似。试验梁Ld11在补 行自锚时锚固长度不够或者即使采取了外部锚固方法
强前先加载至180KN,接近基准梁极限破坏荷载的但仍然粘结强度不够造成的。如在梁Ld6中,CFRP条
60%,粱两侧各出现8条斜裂缝。卸载后加固,再加载 带的上、下都没有锚固措施,实现自锚的锚固长度太
160
安琳吕志涛 CFRP布加固RC粱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
短,所以在梁内箍筋屈服后立刻就出现了严重的粘结 土剪压区的强度,使粱整体抗剪能力得到了改善。梁
破坏,靠近支座的2条CFRP条带下部和靠近加载点Ldl6中粘贴了2层CFRP布,比其它贴一层的粱承载
的2条CFIIP条带上部分别剥落,穿越这4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WAITING”到“SITTING”--观念转变促使教育思变.pdf
- SMC用乙烯基酯树脂共混体系性能的研究.pdf
- 氟罗沙星的极谱伏安行为的研究及其应用.pdf
- CdTe%2fCdMnTe多量子阱的生长与激子复合动力学性质的研究.pdf
- 电收尘器高性能电晕极实验的研究.pdf
- 纯棉系列纺织品的清洁生产染整工艺的研究.pdf
- 多形貌纳-微米黄铁矿TEM观察.pdf
- 儿童及青少年鼻咽癌临床特点及预后.pdf
- 补肾活血法在治疗慢性肾盂肾炎中作用的临床的研究.pdf
- 对测定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气相色谱法探讨.pdf
- 超声喷雾法合成多元硫化物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pdf
- NaBiO3·2H2O与NaBiO3·xH2O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pdf
- TiO2光子晶体液相光催化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pdf
- 萃取法处理丁辛醇废碱液技术的研究.pdf
- CdS%2f%5bRu(bpy)2(CO)2%5d(PF6)2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对酮氢化的性能的研究.pdf
- CuS%40ZnS%40TiO2合成及其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pdf
- KTa2(O%2cOH)6·xH2O的可控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pdf
- TCRP术后配合妈富隆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观察.pdf
- CNT%2fC3N4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pdf
- 大肠癌分子生物学特征-转化医学和临床应用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