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超声导波技术评价双层复合板粘结特性.pdfVIP

激光超声导波技术评价双层复合板粘结特性.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t.2 第27卷第5期 声学技术 、,b1.27.No.5 2008年10月 1rechnicalAcoustics 0ct。2008 激光超声导波技术评价双层复合板粘结特性 龚鲁华,杨京,程建春 (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南京21∞93) EValuationoftheadhesiVe in propertieslayeredcomposite with ultrasonicwaVe plateslaseI~generatedguided GONG Ji锄·ch岫 Lu-hua,YANG Jing,C髓NG llnstilIlle对Aco蜮ks。N舶哂ingUl西m姆.N删讥窖2lo∞3.chil岫 层、上层和下层。如图1所示: 1 引 言 近年来,激光超声导波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 检测双层复合板粘结层特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 段。Chimenti【ll回顾了超声导波技术在粘结板粘结 特性检测中的应用;Challis【2】等人将神经网络技术 用于粘结特性的研究:Heller【3】应用了二维傅里叶变 换研究弱界面粘结特性。在激光激发复合板导波的 理论模型研究方面,Cheng【4】等人使用了本征函数 图1双层复合粘结板 ThemodeIof 展开法,模拟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薄板材料中的瞬 Fig.1 n”Iayer酣∞mpos证pl“嘲 态激光超声导波。 考虑到粘结层的厚度要远远小于粘结板的厚 本文综合小波变换预处理和神经网络技术,提 度或者远小于导波波长的情况,粘结层可以由弹簧 出了直接通过导波的瞬态波形来评价双层复合板 模型6J表示。在弹簧模型中,界面层允许传递连续 粘结层特性的方法。小波变换技术用以提取激光激 的应力,但是存在位移上的跳变。结合边界条件, 发瞬态导波的特征,降低数据冗余,简化网络结构, 表征粘结层特性的劲度系数(‰和岛)与弹性常数 提高网络运行效率。在前人部分研究成果【5】的基础 (A、∥)和厚度^的关系表达式为: 上,本文中提出了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与传统的 BP网络相比,在网络构建、算法精度、训练速度、 屯一(2∥+A)/J}l;屯一∥/^ (1) 收敛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善。 在时频分析和色散曲线分析的基础上,可依劲 为证实该评价方法的可靠性,结合数值模拟, 度系数的不同把中间层粘结状态分为如下三类: 本文制备了与理论模型相对应的双层复合粘结板 样品。基于激光激发接收实验系统,所测得的实验 刚性界面:吒10碟,七。10砰 波形作为验证网络性能的样本数据。测试样本被正 确归类,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及分类标准的 滑移界面:吒1000七:,屯o.oo衅 合理性,为进一步的工业应用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