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应用“气化”理论治疗肺系疾病探讨.pdfVIP

与应用“气化”理论治疗肺系疾病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 论文集 痰为主要症状,无咯血,舌质暗红,舌苔白,脉细滑无力。中医诊断:肺络张,证属肺气阳虚。治 X7 剂。嘱患者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服药7剂后,咳痰大减,畏寒改善。二诊继续予10剂益气温 阳护卫汤加淮山药209、茯苓159、陈皮129、法半夏129。后随访患者,一般情况可,偶有咳嗽、 咳痰,感冒也较少发生。 按:支气管扩张症是支气管树的异常扩张,大多数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使支气管 管壁破坏,形成关腔持久扩张和变形,是常见的慢性支气管感染性疾病。该病属于中医“肺络张” 或“肺痈”范畴。很多医家治疗支气管扩张,多用清热化痰、凉血止血之法,不可否认,清热化痰、 凉血止血法对于咳黄浓痰、咯血的患者确有疗效。现在的患者大多数接受过西医大剂量的抗生素治 疗,或者服用过一派清热化痰、凉血止血药,到了后期,已不见咳大量脓血痰的症状,而是表现出 肺气阳虚的症状,如形寒怕冷、不耐风寒、咳吐自痰、气短等。此时若再服用金银花、黄芩、黄连、 鱼腥草等中药,已不符时宜。故本案中针对肺气阳虚的病机,选用益气温阳、补土生金之法,能取 得较好的疗效。治疗支气管扩张,也应准确辨证,不拘泥于治疗常规,才能造福患者。 参考文献 【l】薛汉荣.益气温阳护卫汤防治支气管哮喘探讨【J】.江西中医药,2001,32(4):15~16. 【2】梁春敏,王贤喜,董群等.玉屏风散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血清药理学研究【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3,23(6): 385~388. 【3】肖纯凌,李舒音,韩秀珍等.呼吸道感染与甲型链球菌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4):206~ 207. 【41彭静,黄琪珍,陈文慧等.口咽部微生态环境与外感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 (4):32~33. 【5】王健炜,彭静,袁嘉丽.玉屏风散影响上呼吸道甲型链球菌生长的实验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31(2): 20~22. 【6】窦红霞,丁一芳,刘爱华等.桂枝汤的现代研究进展【J1.中医药信息,2005,22(3):52~53. 【7】陈泉生,陈万群,杨士琰.仙茅的药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89,14(10):42~44. 【8】谢瑾玉,董竞成,宫兆华等.补肾益气中药仙灵脾和黄芪对哮喘大鼠TNF-Q和NF-kB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 杂志,2006,36(8):723~725, 应用“气化理论治疗肺系疾病的探讨 马战平李猛李耀辉 陕西省中医医院 (710003)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医“气化”理论的溯源温习,从而揭示了“气化”理论在内科临床上的实 用性,文中巧妙的将“五行学说”与“气化理论”密切的结合了起来,从而使中医学对人体代谢有 了崭新的阐释,在此基础上阐释了肺系疾病的气机气化理论与临床实际应用并举验案加以佐证,值 得临床推广应用。 主题词:气化理论源流肺系疾病益气固本豁痰活血 1.“气化理论”文献溯源 众所周知,“气化理论”源于《内经》,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 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这是《内经》中首次提出“气化”的名词。很显然,这里的气化是指膀胱的 生理功能。贮藏在膀胱中的尿液经膀胱的气化开阖作用,才能顺利地排出体外。实际上纵观《内经》 全书,我们可知“气化”的实质至少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如运气学 ·87·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 论文集 说以气化说明天地阴阳五行之气的运动变化,《素问·五常政大论》“根于外者,命日气立,气止则化 绝”;其二为生命活动中的气的运动变化,如上述《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气化则能出矣”,“气 化”成为说明天地之间一气与万物化生关系的特定概念。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 总纲晗1,六经分阴阳,阴阳为标。六经与六气,六气为本。标本之间所维系的阴阳表里关系,则称 之为“中气”。《伤寒论》中虽无标本中气的说法,但究其实

文档评论(0)

sjatkmvo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