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尼族梯田文化探析――以云南元阳县梯田为例.pdf
102.文史研究
哈尼族梯 田文化探析
— — 以云南元阳县梯田为例
师存勋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是一历史范畴,其成因如下:哀牢山特殊的地理结构、哀牢山区特殊的立体气候、以元阳哈尼族为主
的七个民族的共同努力。哈尼族梯 田文化包含着人与水之间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另外哈尼梯 田文化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关键词:哈尼族;梯 田文化;成因;和谐 ;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01-0000—02
哈尼族主要分布的滇南地区,是一个与大 自然和谐相处的民族,自 亚热带季风类型,但因地形复杂温差较大,立体气候突出。河坝区年均
称为 “摩咪然里”,意为 “天然神之子”。哈尼族创造了世界上最大规 温度25度,最高气温42度,高山区年均温度 11.6度,两区温差达
模的 “梯 田文化”。笔者在吸收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以云南元阳县 13.4度。由河坝经下半山、上半山到高山区,有热带、温带、寒带的
哈尼族梯田为例,对哈尼族梯田文化的成因、和谐因素、影响等三个方 垂直气候变化,这正如民谚所言:“一山分四季,隔离不同天”。由于哀
面作一简要分析,希望有助于深入认识哈尼族的民族文化。 牢山的深河谷区、浅河谷区、上半山区、高山区有着不同的森林植被,
一 、 元阳概况与哈尼族梯田文化的成因 于是便出现了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独特景观,这为梯田的灌溉提
元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哀牢山脉南段,红河州西南部、红河南 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哈尼古谚说: “有好树就有好水,有好水就有好
岸,地处东经 102。27一103。13北纬 22。49—23。l9之间。东西横跨74 田,有好田就养得出好儿孙”,这句民谚充分说明了森林、水对哈尼梯
公里,南北纵距55公里,面积2189.88平方公里。元阳哈尼族开垦的 田形成的重要性,进一步言,正是哀牢山区的特殊立体气候造就了享誉
梯 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 世界的哈尼梯 田。
至沟边坎下石隙处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 第三,以元阳哈尼族为主体的七个民族共同建造了元阳梯田。
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县境内有 l7万亩梯 田,是红河哈尼梯 田 元阳县境内的哈尼、傣、壮、彝 、苗、瑶、汉等七个世居民族共同
的核心区,所有的梯 田都修筑在山坡之上,梯 田坡度在 15度至 75度之 开发了元阳梯 田。七个兄弟民族依哀牢而居,共同发挥了天才的创造
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 力,在山上挖掘了成百上千条水渠,灌溉了成千上万亩梯 田。围绕着梯
是罕见的。元阳哈尼梯 田主要有3大景区,其中坝达景区包括箐 口、全 田构筑和大沟挖掘,哈尼族发明了一套严密有效的用水制度,从开沟挖
福庄、麻栗寨 、主鲁等连片 14000多亩的梯 田,老虎嘴景区包括勐品、 渠、用工投入,到沟权所属、水量分配、沟渠管理和维修等等,无不精
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梯 田,多依树景区包括多依树、爱 心经营,如水源管理则发明了 “水木刻”(哈尼语 “厄德”),这是根据
春、大瓦遮等连片上万亩梯 田。 各家权益设置的划有不同刻度的横木,安放在各家田块的入水 口,随着
明代徐光启在 《农政全书》中,把我国历史上的耕田技术概括为区 沟水的流动,水位上升到该家的刻度,则立刻关闭水 口,如此公平合理
田、圃田、围田、架田、柜 田、梯 田、涂田等七种,其中梯 田为前史未 而又科学的管理,保证每块梯田都能得到充足的水源供给。此外 ,哈尼
载,此正如徐光启 《梯田》诗 日: “世间田制多等夷,有田世外谁名 族挖筑的大沟,除了解决本民族梯 田用水外,也解决了居住在下半山和
题”。哀牢山区开垦出的一座座 “田山”,就是一部哈尼族的开垦史。 峡谷河坝区的彝、汉、壮、傣等民族的梯 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