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中历史课件: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必修1).pptVIP

2012年高中历史课件: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必修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孙毓汶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奴! ——《台湾人民抗战檄文》 材料二 (1)材料一台湾人民发布“檄文”的背景是什么?“檄文”表达了台湾军民怎样的情感? (2)19世纪末日本为什么能够割占台湾? (3)材料二反映了台湾军民怎样的精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题应注意材料的出处及内容;第(2)题应注意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即分析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背景;第(3)题结合图片反映的事件不难看出台湾人民的爱国精神。 答案:(1)背景: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给日本。情感:表达了台湾民众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对卖国贼的愤恨之情。 (2)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大增,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失败。 (3)充分显示了他们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警告外国侵略者告示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新疆人民警告俄国侵略者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多次痛击了英军,但是后来广州知府余保纯强行解散了抗英队伍,当英军发出告示恫吓中国人民“后勿再犯”时,三元里人民当即发出《申谕英夷告示》以警告英军。 2.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解题提示】判断某一事件的性质要注意从这一事件爆发的目的、参加的人员入手来判断。如本题三元里抗英由人民群众发起,目的就是反对英国的侵略,因此这一事件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从诗中关键词“三元里”判断诗人描述的事件是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故正确答案为A项。C项错在“帝国主义侵略”的表述上,当时资本主义还未进入帝国主义阶段。D项错在当时农民阶级尚未达到爱国主义高度。 3.19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过军事斗争消灭了阿古柏主力,通过外交斗争收回了伊犁的两个重要人物是( ) A.李鸿章 曾纪泽  B.曾纪泽 左宗棠 C.左宗棠 曾纪泽  D.丁汝昌 李鸿章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而曾纪泽则在外交谈判中据理力争,通过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中国收回了伊犁。 4.2010年7月3日,中国和巴基斯坦在宁夏举行反恐联合演习,这将对“东伊运”疆独组织起到震慑作用。事实上,我国自汉代就对新疆地区实行了有效管理,清代又设置了行省。新疆行省的设置是基于( )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三元里抗英推动 C.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D.日本割占台湾的刺激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清朝在新疆设置行省是在1884年,是在左宗棠击败阿古柏侵略势力,粉碎俄、英侵占新疆的阴谋后,清朝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而设置的。B、C、D三项与此无关。 5.(2010·台州高一检测)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爱国人物。以下属于这一类型的人物有( ) ①邓世昌 ②唐景崧 ③徐骧 ④林永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邓世昌、林永升在黄海海战中抗击日本侵略;徐骧在反割台斗争中抗击日本侵略;唐景崧则弃台湾而逃,不属于可歌可泣的爱国人物。 6.(2010·深圳模拟)“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吾台民……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这篇檄文应当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C.《天津条约》签订之后 D.《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中“台民”、“倭奴”等信息。其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不愿割让台

文档评论(0)

hufengder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